“我犯了错误非常后悔,我辜负了党对我的培养,辜负了组织对我的提拨,也给我的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了让我痛改前非,请求法院给予从宽处理。”因涉嫌受贿而被公诉的被告人王俊武声泪俱下。(2009年5月29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法制日报》) 这样的忏悔、这样的请求,已经不止一次地从落马贪官的口中发出。尽管已经为时已晚,但是贪官们依然能够声泪俱下地假戏真演,展现出了他们一贯擅长的“表演才能”。 按理,共产党的干部应该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应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能弄虚作假,也严禁弄虚作假。但是,对于一些官员而言,讲真话、做真事,说实话、办实事,似乎成了一种奢望,尤其是一些手握重拳但是贪得无厌的达官贵人们,更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他们把当官为政当作了“作秀”、“演戏”。 屈指数来,成克杰、陈良宇、王华元、陈绍基、胡建学、肖作新,等等等等,无一贪官不是“演技”高强的“说慌”高手。而最最新鲜的实例,就是近期网上围绕某官员迷恋“夜生活”的那些记述和议论。主人翁是原北京海淀区的区长周良洛。这位一帆风顺的年轻干部,曾经被视为前途无量的政治新星,但实际上他很长时间里一直扮演着双重角色:白天,以“明星区长”的身份主持廉政会议,义正词严地教育下属要清正廉洁;晚上,却以“陈总”的虚假名号,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左拥右抱,纵情歌舞。最近受审时,他倒也坦率,承认贿赂“收得多了也就麻木了,收不到反而觉得不正常”,“一到了晚上,就很想过那种‘夜生活’”。如果不是东窗事发,周区长的“演员”生涯必定要继续下去,也许还会登上更大的舞台,他的“演技”也可能有更大的发挥和施展空间。 大凡贪官都有着双面人生、双重角色,他们通过自己的“演技”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往往是清廉正直的形象,而在背地里他们常常又利用职权大肆贪财贪色,犹如魔鬼一般。 那么,贪官是如何练就一身好“演技”,成为一个真真假假、以假乱真的“好演员”的呢? 官场,是个大舞台,也是一个大染缸。无论是哪一级的官员,进入官场,都得守官场的规矩、学官场的规则,尽管有些可能是不成文的假规矩、潜规则,但是要想在官场立足,还得效仿和学习。当然,上行下效,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也是最不会出问题的学习。见多了、听惯了别人的空话、官话、套话、大话、废话,想不学“坏”都难。常常会有一些官员抱怨“很难听到真话”,那是因为说真话的太少了,相反,假戏真演、假话真说、假事真做,倒成了一些官员信奉和推崇的拿手好戏、看家本领、官场秘籍。 当然,说假话,说别人的话,有时也不是官员们天生就想那么做的。但是,在秘书先入、材料先行的中国官场,领导人的很多讲话稿,都是主任、秘书等一手炮制、包办的。而作为下属,在写材料的时候,谁敢大意,于是,好话、套话、空话,成了堆山填海的“万金油”,而我们的一些官员离开了讲话稿,又一句像样的话都说不出来,秘书写什么,就说什么;材料有什么,就读什么,一切不用烦神。就这样,吹鼓手们慢慢地就培养和造就了一些领导假大空的形象。 台上说得天花乱坠,台下贪得昏天黑地,是一些官员“双面”政治生涯的真实写照。官员,大都有着一定的权力,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台上说的话,没人敢不信;他们在台下做的事,又没人敢过问。而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也就在无形中助长了一些官员空嘴说白话的底气和空手套白狼的胆气,成了嘴上说好话、底下干恶事的“戏子”。 贪官之所以热衷于“演戏”,一个最根本的动因,就是在他们的立场里、信念中,已经将人民群众放在了一边,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抛在了脑后,想的念的,全是如何升官、怎样发财?所以,他们说的、做的,都是为了讨上级欢心,给人看的,而不是真心为民、真心为官。 贪官多是“好演员”,官员大多“会演戏”。官场的“演戏”之风,虽然只是极少数,但是它不同程度地败坏了干部队伍的形象,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威信,引起民众越来越强烈的反感,让民众对官员失去信任感,对官员怀疑一切,哪怕是真的也会认为是在“作秀”,因此,必须严肃整治。 当然,整治官场“演戏”之风,没有单一的灵丹妙药,只能是“多管齐下”、“软硬并举”,制度规范、教育培训、纪律限制、严格监督、道德约束等,缺一不可、偏一不行。而最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即将走上岗位和已经在岗的官员,都清楚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牢记温总理所说的“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否则,自己的乌纱帽随时都可能被老百姓摘掉,唯此,他们才会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而不是歪歪扭扭做人、认认真真演戏。(人民网-观点频道) |
上一篇:从25万到76万,还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