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桂芳 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近来备受关注,网上随处可见关于此事的议论。然而,某些讨论基调却从由对罗彩霞的同情,慢慢变成对王佳俊的同情、对罗彩霞的声讨。对此,有网友猜测这些“挺王倒罗”的声音可能出自网络枪手公司。(5月18日《新闻晨报》) 有需求,则有供给,这是最简单的市场规律。在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网意操盘手这种职业只要不违法,诉求利益、表达观点都属于言说 站在权利与自由的角度看,言说的自由本就该涵盖两个层面:一是站在正义制高点的批判,二是规避错误或掩饰罪恶的申辩。因为,捍卫操盘手发声的自由,其实也是保护我们不被封口的权利。只要无涉公权,就好比街头吵架中的“有偿助架”方,是参差多态的社会生活中的风景。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需要对此保持必要的警惕——我们应该警惕的,恰恰是公共事件中为政府职能部门杜撰网意、虚构民情的操盘手:一方面,这种行为虚耗的是纳税人财政供给,给公共决策提供虚假信息;另一方面,这种网意往往是为某种坏政策吹号角,为某种有失公允的决定打根基,甚至是试探民意反弹的底限,居心不良。所以,在宽容民间网意操盘手羞答答登场的时候,更要防止其利用权力能量屏蔽普通公民发言权的另一种操盘行为。 |
上一篇:坚定道德观才能避开舆论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