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 正文

专访解放青岛老兵:肩驮大炮冲向灵山战场(图)

1
青岛新闻网 2009-04-29 17:41:27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参加青岛解放战役时的王泽芳

王泽芳展示1948年获得的功劳证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人物专访  王泽芳

    青岛新闻网4月30日讯 今年80岁高龄的王泽芳先生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往事来滔滔不绝。距离青岛解放已近60年,作为亲身参与者,王泽芳对那场战争中的许多场景依然记忆犹新。

    报纸上找到自己驮过的大炮

    王

泽芳爱好剪报,每当在报纸上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就会剪下来保存,书房里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两大摞剪报。从最近的报纸上,王泽芳发现了一张令他兴奋不已的照片,从那张解放军攻打灵山时的照片上,他发现曾经属于自己和战友的东西——大炮,“我一眼就认出来了,那就是我们曾经驮过的那门炮。”

    王泽芳用了一个“驮”字,这个字并不为过。1949年5月,解放军做出决定攻打青岛时,兵力和武器并不充足,那时,驻扎在胶东的部分野战军被调往东南,攻打济南,而一部分则北上执行任务,攻打灵山的主力,是当时的华东警备四旅,由于武器被抽调,当时部队中的大炮严重不足,整个炮兵团只有区区几门大炮,为了支援青岛,胶东军区决定从莱西将两门炮运至即墨灵山前线,由于没有汽车,当时驻扎在夏格庄集训的炮兵团观通连就承担了运输大炮的任务,王泽芳便在其中。

    王泽芳清楚地记得,他和战友用绳子拉着几千斤的大炮在崎岖的道路上行走的情景,“那时候的道路不但窄而且不平坦,没多久战友们的背上就留下不少血印。”经过一天的跋涉,他们在距离灵山15华里的地方将大炮设好投入战斗。

    当时用的炮弹都是从“运输大队长”蒋介石的军队缴获的,炮兵战士不识炮弹上的英文字,所以分不清都是些什么炮弹。战斗打响后装上炮弹打出的第一炮却是颗烟雾弹,恰巧给进功的步兵做了掩护,第二炮,是发流散弹在天上爆炸后,很多敌人被弹片击中,就只打了两炮,便吓得国民党青岛保安团的残兵败将,往南狼狈逃窜,很快就被我军攻克了敌阵地。 在那场易守难攻的战役中,解放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攻占了灵山,而大炮发挥了摧毁敌人工事的重要作用。

    亲身经历铁骑山战役

    在炮兵团里,王泽芳是一名通讯兵,他和战友负责在战斗中拉电话线保持阵地和指挥所的通讯畅通,同时还要测量阵地与大炮之间的距离。在解放青岛著名的铁骑山战役中,王泽芳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铁骑山是青岛外围东北部的战略要地,战斗从下午开始打响,打了半宿后的第二天(5月28日),我军采用炮轰工事设施、步炮协同的战术,十几门大炮齐向敌人阵地射击,敌人的阵地成为一片废墟。事先埋伏在山脚下的步兵发起冲锋,一举夺取了敌人的阵地。敌人收买了一群亡命之徒,趁我军开饭时,冲上铁骑山,向我阵地偷袭。待我军发现后,虽奋力抵抗,但伤亡不小,部队被迫撤退。后来重新组织兵力进行反攻,当晚我军调来重炮,王泽芳在十几里外的远处,用望远镜瞭望到我军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拼刺刀、肉搏战。硝烟火海,飞沙走石,打得敌人缴械乞降,战斗胜利结束。6月2日拂晓,残敌从沧口全线溃逃,我军胜利进入城区。

青岛解放后王泽芳同战友的合影

    李村经历敌人炮袭

    在打下铁骑山后,王泽芳随部队往东走经惜福镇到东李村驻扎,当时炮兵观通连驻兵在李村农科所,由于炮兵的重要性,敌人也将解放军的炮兵当成重要的攻击目标,在一天傍晚,一枚炮弹恰好击中了农科所,除了炸毁了房屋和一头骡子外,班里有部分战士负了伤,其中一名战友伤势严重。“当时我已经是班长了,班里战友们齐心协力转移伤员,保护了武器。”

    在青岛解放后,王泽芳被提升为副排长,他随后又参加了解放长兴岛的战役,之后,他所在的第十二团被改编为海军青岛基地十二团,王泽芳在我海军通讯建设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记者 任俊峰)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上一篇:多国海军畅游青岛港 花园式港口受赞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