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钱没了,处在痛苦之中的上海男篮逐渐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希望并非来自于申花老板朱骏,而是来自于球队在困境之中的咬牙坚持。目前正是备战全运会的冲刺阶段,上海队在停薪的情况下反而掀起了“魔鬼训练”的高潮。 据了解,俱乐部的两大股东已分别开始接触有意入主上海男篮的企业,“断奶”之后的上海男篮难以为继的局面有望得到解决。 上海男篮的困境,不仅是球员与教练急在心头,也引起了上海社会各界的重视。据悉,目前已有两到三家企业分别前来洽谈,有意成为上海队的新东家,东方篮球俱乐部总经理张争鸣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朱骏入主告一段落 之前一度传出申花老板朱骏有意收购上海男篮的消息,不过最近已经没有下文了。据了解,有关方面的领导已经明确告知朱骏——安心搞好足球,篮球就不要你操心了。而朱骏基本无望的一个原因,就是已经有其他企业对上海男篮表示了兴趣。 “现在是有企业来跟我们谈,但因为目前还在谈判过程中,所以不便向外界公布详情。”东方篮球俱乐部总经理张争鸣表示说,洽谈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如果谈成了,将会第一时间通知媒体。张争鸣还表示,他只知道大股东文广集团这边的情况,至于是否有企业也在与体院洽谈,他并不知情。 新东家有望持股 据记者进一步了解,目前也有企业正在与体院接洽,因为体院是上海男篮的第二股东,占有俱乐部40%的股份。按程序,两大股东分别谈好下家后,再移交董事会碰头讨论通过,而这次新东家入主,很可能会迎来一次质的变化——俱乐部有望出售股份给新东家。 没有股份,就没有话语权,这是前东家西洋集团退出的一大原因。有望出售股份给新东家,这是一个好的信号,不过正如张争鸣所说的那样,这决不会是简单的事,据一名知情人士介绍说,“基本模式会参照申花给朱骏的模式,但谈判过程会比较复杂,企业拥有股份后,还是会有一些限制,比方说,你接手后不能顺便把球队转手给他人,除非是不可抗拒的因素,那你可以把球队交还给体育局。” “首钢模式”仍在探讨 朱骏接手申花,算得上是足球俱乐部开职业化改革的风气之先,如果上海男篮也走同样的模式,也将开启国内CBA俱乐部改制的先河。目前CBA俱乐部的构成无非是两种模式,一个是北京首钢与广东宏远模式,两队都得到了当地体育局的大力扶持,有出征全运会的责任,不同的是,前者是国企,后者是民企;另一种模式就是新疆广汇的民企模式,与当地体育局的关联不大,因此并无出征全运会的责任。 上海男篮似乎要走的是第三种模式,不过,洽谈过程还存在一些变数。“不管以后新东家拥有多少股份,球队还是要代表上海打全运会的,另外,考虑到下届全运会可能增加篮球项目的金牌数,所以不排除最终采用北京首钢模式,体育局也会加大与俱乐部的合作。”该知情人士介绍说。 “首钢模式”关键词:带人带资金带管理 “北京首钢模式”是国内篮坛近期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这种模式的出现预示着CBA俱乐部改制开始走上了一个拐点。因为“北京首钢模式”正是“举国体制”重提之下的响应,近日北京市体育局宣布,将采取“带人、带资金、带管理”的方法,与首钢总公司建立长期共建的工作协调机制。 首钢篮球俱乐部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篮球职业化改革中首批成立的职业篮球俱乐部之一。近日首刚俱乐部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北京市体育局与首钢总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在CBA新赛季,体育局将为首钢篮球俱乐部注入不低于1000万元的资金,这也是北京市体育局与国安俱乐部合作模式的“复制”。 据悉,这笔资金大部分将用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在北京市里的小学、中学建立起完整的篮球人才培训体制;对于外地的优秀人才,也将启用绿色通道,在户籍、就学方面提供帮助等。此外,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康林还担任首钢俱乐部名誉董事长,市体育局全面参与俱乐部的管理工作。 据了解,新出现的“北京首钢模式”主要是基于两大原因:一是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央精神指出,我国要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对此,国家体育总局认为要加大对足球、篮球、排球这三大球的建设,并重提举国体制的优势;二是在此背景下,下届全运会很可能会增设青年组的篮球比赛,按照大球项目一块金牌算两块金牌的计分规则,届时,全运会男女组决出的四块篮球金牌将相当于八块金牌,地方体育局无疑会加大对篮球的投入。 目前,不止是北京市体育局开始了行动,为了确保辽宁篮球强省地位,辽宁省体育局也调整了篮球发展战略。辽宁确定了通过竞赛来增加后备人才的办法,规定在省运会上,篮球冠军球队金牌由以前的按3块计算增加到按6块计算,这样只要前6名球队都有金牌进账,这一措施就确实达到了增加辽宁篮球后备人才的效果。 球队日常训练 当总决赛来打 上周末,记者来到了梅陇训练基地,探访了困境之中的上海男篮。正在训练的上海男篮动起真格来超乎想象:李秋平与教练组所有成员悉数在场督阵,队员分成两队进行对抗比赛,场上不时出现人仰马翻的情况…… “距离全运会预赛已经没多长时间了,现在的训练只能提高到实战的强度,一旦出现受伤的情况,我们就会采取让球员歇好再练的方式来弥补。”李秋平还告诫疲惫不堪的队员,“不要喊累,人家现在还有打总决赛的,我们也要把每次训练都当成总决赛来打。”按惯例,训练结束前都要罚球,不过这一次,体力透支的队员们命中率不高,李秋平因此把罚球时间延长为半小时。 队长刘炜坐在场边静静地观看着训练,他目前只能从体院领取两千多元的基本工资,对这个巨大的落差,刘炜只能苦笑。与所有队友一样,刘炜也憋着一口气,试图在全运会上让人看到全新的上海队。 “找下家的事,这不是我们教练与球员该管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打好全运会。”训练结束回到宿舍,李秋平提醒队员要交电费了。有队员做鬼脸说,“没钱啊,只能等我们的工资发下来救急啦。”李秋平指着日历,回过头来说,“月底是体院发钱的时候,不过现在还没发下来,估计要等几天了。” 他山之石 机场篮球队 业余也红火 中国篮球职业化改革迎来“举国体制”的拐点之际,上海男篮也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而在上海却有这么一支在国内颇有影响力的业余篮球队,这就是机场篮球队。对于目前拉开的中国篮球改革大幕来说,这支办得红红火火的企业篮球队也能提供一种参考。 机场篮球队隶属于上海机场集团,而机场集团下属的就有虹桥与浦东这两大机场。机场篮球俱乐部是2001年正式宣告成立,创立之初基本人员构成为企业职工,之后逐渐从上海男篮以及大专院校引进篮球专业人才,比方说,现任教练张健就来自于上海男篮,而前上海男篮球员葛明辉、庄欣目前也在该队。 机场集团之所以创建这支球队,主教练张健介绍说,“这首先要归功于我们集团的工会主席蔡军,正是有他的支持,才打造出这支营造企业文化的球队,另外,这支球队也能让我们的员工在业余时间能开心地运动健身。”据了解,机场集团篮球队在“贺龙杯”全国业余篮球比赛中,还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相比起其他参赛的业余篮球队的构成,机场集团篮球队的这一成绩相当不易。 “上次我也跟篮协领导说了,贺龙杯其实也就我们是真正的企业篮球队,其他球队都是半专业队,像冠军浙商银行队甚至还有一个美国后卫,他们其实就是用商业行为临时引进一批专业球员。”张健表示说,机场篮球队虽然也有不少专业球员,但他们都是机场集团的职工,“像葛明辉,他从上海队退役后就在我们集团上班,年薪大概10万元左右,收入当然没有CBA球员高,但现在的工作比较稳定。” 这支纯粹的企业篮球队,球员与教练平时都是以机场集团的工作为主,每周一才有时间集训。“我们没有以前企业篮球队的特权,比方说,不能随便请假,平时都得在分公司上班,只有在球队打比赛时,才能向分公司请假。”张健介绍说,据了解,该队取得的效果非常不错,目前已经引来了NIKE公司的有意赞助。 他们有点像是上世纪80年代全国遍地开花的那种企业篮球队,可惜在如今,这种企业篮球队在国内只剩下凤毛麟角了。这种既能解决专业队球员的就业问题,带动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又能满足企业打造企业文化的需要的业余篮球模式,如能重新在国内复活,将势必会大大提高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记者 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