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岛评论】
“官方拒绝曝光违法排污者,部分受邀记者愤然退场”,这篇来自新华社的报道,近日引起了网上的热议。其中提到,黑龙江省近日召开的全省环境执法暨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对于违法排污企业数目和名称都以“一概保密”为由拒绝记者采访,导致10余家媒体记者愤然退场。 暂且不说在全国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实现环保发展如何重要,单 有读者质疑:环保部门靠罚款为生,以罚代惩,不愿曝光违法排污单位名单,是否涉嫌利用权力寻租?笔者认为,此事不可妄下定论,但是,只有更加公开透明,让违法单位“晒”在公众面前,才能更有效地监督违法单位整改,执法部门也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不说远处,就谈谈咱们青岛吧,前段时间交警部门对醉酒司机在媒体上公示、市人事局把外语职称考试作弊人员名单在媒体上曝光,还有交警部门为“避人嫌”,把安装在市区各个角落的297处摄像头全部向公众摊牌。抛开气量和大度不说,这些措施的实施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信息透明的所带来的好处。醉酒司机被连续曝光之后,驾车族在酒桌上拒绝别人劝酒更加理直气壮:“你总不希望你弟兄我因酒后开车在报纸上亮相吧!”考试作弊人员被公示后,这些公务人员深深感到来自社会各界、亲朋同事的压力,估计下次再也不敢铤而走险,别人也会引以为戒。“打开天窗说亮话”,百姓需要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关系民生的好与坏都能得到百姓的共鸣或评议。公开曝光,让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更好做了,本来屡禁不止、屡罚不止的酒后驾车行为,实行公开曝光之后,立刻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对违法违规行为公开曝光,好处是让百姓知情,让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知道警惧,让其他人也更好地引以为戒,而惟一的“坏处”,不过是让执法管理部门和违法违规人之间的“猫腻”无所遁形。这样也好,这才是社会进步、民情畅达的表现。所以发生在黑龙江的这一次“记者愤然退场”,也彰显了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独立力量:你不给我真材实料,我也不为你义务粉饰。只会云山雾罩、不疼不痒的“成绩展示报道”,百姓是不爱看的。 青岛是青岛人的骄傲,正开展着新一轮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张扬文明的亮点,曝光不文明的死角,双重责任俱在。文明,每个人都有份;不文明,却是某些人遭遇着。酒店垃圾的随意排放、小区角落的臭气熏天、人行横道的乱穿乱行,这些都应该给予有力的警示,不只是口头上的,而是公开的、服众的。目前,岛城各大媒体都在正面宣传和反面监督两方面做出有声有色的报道,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讲了许多年,真正的服务是贴心的,不是报喜不报忧,也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应该把真相还原,让全社会从中闻警钟、得启示、受教益。深切地祝福为民公仆的政府部门,能以民为本,对待衣食父母养成“丑媳妇不怕见公婆”的心态,把天窗打开,让阳光进来。(青岛新闻网记者 李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