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我市1季度实现城乡就业7.2万人 形势基本稳定

1
青岛新闻网 2009-04-22 11:08:49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青岛新闻网4月22日讯 2008年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市用工岗位需求量同比下降了25%,就业压力明显加大。为了减少国际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市实施了积极的就业促进行动。从今年一季度统计数字显示,全市已实现城乡就业7.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4.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万人,3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03%,全市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就业刺激政策初见

成效

    青岛市政府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就业局势的意见》,出台了稳定就业、扩大就业“33条”,在拿出3.3亿元资金促进就业的同时,在减轻企业负担、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技能素质等方面出台了“一揽子”帮扶政策,积极促进就业。

    “企业是劳动用工的主体,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就是帮助企业稳定岗位,减少向社会排放人员。”青岛市劳动保障局有关人士表示。今年年初,青岛市首先缓调了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为企业“减负”,实现“援企稳岗”。对缴费困难的个体及自由职业者,继续按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对五市企业缴费基数涉及使用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继续使用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90%。此外,青岛市将在年内适当降低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缴费费率;开展了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试点,对受金融危机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困难企业,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仅仅这几项举措一年可为企业和个人减负6.38亿元。

    为使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我市出台了系列扩大就业刺激政策:鼓励灵活性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在社区内从事灵活性就业的,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社会保险补贴;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对用人单位每招用一名就业困难人员,给予320元左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补贴;对职业中介机构介绍失业人员就业的,每介绍1人,给予200—300元的职业介绍补贴。今年以来,全市通过享受扶持政策实现就业和创业人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了20%。

    三大主题活动供岗位、提技能、促创业

    “信心2009—60万就业岗位迎挑战”活动。为了有效解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就业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问题,青岛市劳动保障局组织开展了“信心2009—60万就业岗位迎挑战”系列活动,通过政府开发、市场配置等渠道,全年收集开发就业岗位60万个,其中稳定就业一年以上的就业岗位30万个,这些就业岗位全部实行网络化管理。一季度,全市举办各类招聘会168场,通过各种渠道共收集开发就业岗位20.8万个。其中,用人单位招用9.2万人(外来农民工2万人),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8万人。

    “携手2009—特别培训送企业”系列活动。为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更好地发挥培训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青岛市把强化职业培训作为稳定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携手2009—特别培训送企业”系列活动,启动了“企业在职培训援助计划”,年内市政府将拿出专项资金1000万元,组织企业在职培训3万人,对培训合格的,由政府给予200—500元培训费补贴。同时,启动了“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计划”、“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储备培训计划”,对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和新成长劳动力参加培训并合格的,分别给予一定的培训费补贴。目前,全市已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培训补贴政策。2009年,全市将组织人员培训12万人,使劳动者在提高就业能力和技能素质的同时,处于一个积极准备就业的状态。今年一季度,全市组织培训以上人员3.2万人。

    “同行2009—创业促进行动”。为促进创业,该市成立了市创业指导中心,将创业服务体系延伸到街道和社区。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和贷款融资扶持,对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可申请5—2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并给予4000元的一次性扶持金;对在集贸市场租赁摊位经营的,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2年的租金补贴。此外,该市建立的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贷款担保、税费减免、后续服务“五位一体”的创业促进平台的功效也越发凸显。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自主创业3559人,带动就业9468人。(记者 任俊峰)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上一篇:最美护士选出15名候选人 点击进入网上投票
下一篇:房博会本周五拉开帷幕 新盘大盘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