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公布多日,舆论热情不减。出台之后,各方解读纷纷跟进。从医药分家角度谈,从社会资源进入卫生领域角度谈,从政府买服务角度谈,从健全基层医疗体系角度谈。专家讲得都有道理,也都深刻。但是对广大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更关心的不是“解读”,而是“疗效”。 过去医改的一次次“折腾”,给了人们以深刻印象。因为哪次都有很多专家在那里“解读”,但是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症结,却仍然没人能“解读”出来。人民网强国论坛在“聚焦新医改”栏目刊登了几个网友的留言,很发人深思。有网友说,“请问,现在的医疗改革如何取信于民?如何惠及普通的百姓?特别是对于外出打工的人员,有病根本去不起医院治疗,太贵!”;“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记得小时候生病去本村卫生室就能把病看好。现在生活好了,偶尔头疼脑热的不知道去哪里看了。去村里卫生室吧,现在已不是原来的卫生室,是本村医生自己开的,医疗技术不说,光是药的真假都不敢保证。去镇卫生院吧,可卫生院实行的是科室承包,连药库也承包给个人了。以前的好大夫都调到大城市里去了。没办法只能是去药店里自己买点儿药”;“我是一名医生,后在社保机构从事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对看病贵有深刻的体会。医生为了拿可观的回扣和提成,过度检查治疗和用药,沦为了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商的印钞机。医德已经被药(械)商们腐蚀。”从这些草根声音里不难听出,百姓们对于新医改的那些“理论”上的问题并不是特别关 要说群众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几个字:“看病不难也不贵”。然而,谁都知道,这个并不复杂的要求,在中国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先不说要理顺各个利益方的纠缠不清的利益关系,已经是“老大难”了;只要想想中国的国情:十三亿人口,农民占大多数,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乡差别大,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等等,就可想见医改难度。但因为它牵扯到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所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心早就下定,再难,也得改,而且必须要成功。据新华社报道,为切实加强领导,国务院已成立了以李克强副总理为组长、16个部门参加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和协调改革工作。 新医改已经确定了今后三年的阶段性目标,如2011年基本医保制度覆盖城乡居民、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等。这些目标给了群众以希望。但是,目标毕竟是“将来时”,如何让“将来时”变成现实,对于政府来说,考验和挑战将无比巨大。今后三年的“第一步”目标的实现,即是老百姓能真的感受到“明显减轻”、“明显缓解”之时;而只有把这“第一步”走好,后面才能越走越顺。 百姓们都在注视着新医改的“疗效”,期待着能从过去的“几番叹息”变成“一片掌声”。(记者 费石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