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 网易财经4月8日讯历经3年数易其稿,新医改方案4月6日正式出台。随后国务院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作为新医改方案的第一个配套文件。 国新办于8日上午10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做了详细解答。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等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发布会要点回顾: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详解新医改8500亿投向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表示,新医改的8500亿是未来三年(2009—2011年)各级政府投入的增量总计。中央与地方的投入比例为4:6,而过去三年中央和地方的投入比例为27:73,显示未来三年中央政府的医改投入在显著加大。 王军同时提到,除支持五项改革的8500亿的投入以外,未来三年各级政府还会继续安排和相应增加支持其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像优抚对象的医疗补助经费、公费医疗经费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运行经费等等。 王军表示,增加8500亿的投入是测算数,至于每年的实际投入数,要通过各级政府的预算来进行安排,经过法定的程序予以确认。在未来三年当中,可能各项支出间的结构、比例、顺序,一些具体的数字还会根据实际的情况做一些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已经正式对外公布了,这两天中外媒体都在广泛进行报道,大家都普遍高度关注。今天很高兴请来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先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先生、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先生、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先生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先生来和记者们见面,向大家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的提问。现在我们先请张茅先生作介绍。 张茅: 尊敬的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参加发布会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在座的新闻界朋友对于医改方案宣传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年)》已经相继对外全文发布了。下面,我就文件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作简要说明。 张茅: 一、文件形成的主要过程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看病难、看病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战略选择。 《意见》和《实施方案》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汇集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反复论证修改形成的。2006年6月30日,国务院决定成立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牵头,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6个部门参加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负责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工作小组深入各地进行了大量实际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先后对改革基本方向和总体框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机制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委托世界卫生组织、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开展独立平行研究,并进行比较论证,召开了研讨会;同时在网上公开征集建议方案。在此基础上,反复讨论,几易其稿,起草形成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初稿。 张茅: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初稿在征求地方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方面意见的同时,2008年10月14日-11月14日,《意见》全文向社会公布,问计于民,引起各方面积极反响。随后,工作小组对各方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本着尽可能吸收的原则对《意见》进行修改,共修改190余处。与此同时,按照国务院的决定,围绕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对近期重点改革的目标和主要措施,进行了深化研究和测算,拟定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改文件制定工作。两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直接听取各方面意见,专题研究重点难点问题,指明了改革的方向,解决了制定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确保了文件的顺利出台。 张茅: 二、文件的主要内容 《意见》和《实施方案》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改革思路和重要政策措施方面是一致的。集中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始终贯穿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这条主线。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具体实践。 《意见》突出了顶层设计、整体考虑,从基本国情出发,着眼长远,明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框架,即“一个目标、四大体系、八项支撑”。《意见》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目标是到2011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长远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意见》提出,要完善构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的四大体系建设,即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明确了主要任务。《意见》提出,要加强和完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八个方面,作为保障医药卫生四大体系有效运行的支撑,明确了主要政策措施。 张茅: 《实施方案》立足当前,是今后三年落实《意见》的具体安排,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提出了五项改革,即“四项基本和一项试点”,这就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实施方案》提出了今后三年五项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易于群众理解,便于地方操作,确定了23项量化指标,明确了20个时间节点。 张茅: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也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我们既要明确目标,分阶段积极推进,又要正确看待改革中面对的问题和困难,进行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一些重大改革要先行试点,逐渐推开。为切实加强领导,国务院成立了以李克强副总理为组长,16个部门组成的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单位为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具体工作由发展改革委承担。我们一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为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制度努力工作。同时,医改工作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要充分调动在医药卫生第一线辛勤服务的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希望继续得到社会各方面和新闻界朋友们的理解和支持。 张茅: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各位记者朋友提出的问题。谢谢大家。 郭卫民: 刚才张茅主任作了一个介绍,下面我们开始提问,提问的时候还是请报一下你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华尔街日报: 请问你们做的近年的基本药物目录,大概什么时候出来? 马晓伟: 基本药物目录是我们这次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第一项工作。这项工作经过严格的遴选程序,经过多方专家论证,通过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大体上已经有了一个初稿,在今年4月底以前,基本药物目录一定能够公布。 中央电视台记者: 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请问张茅部长,这次新医改当中,老百姓具体能得到哪些实惠?能不能给我们举一些具体实例?第二个问题财政补贴方面,如果取消药品加成如何保证中西部地区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足以补贴到位,谢谢? 张茅: 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请财政部的副部长,也就是我们办公室的副主任王军来回答。关于群众能够从医改方案当中得到哪些实惠的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刚才我介绍了,这次医改的核心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通过加大政府投入,降低群众个人支付比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是平时少得病,二是看病更方便,三是看病有保障,四是看病少花钱。 张茅: “平时少得病”,按照国家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比如说建立居民的健康档案,为老年人、婴幼儿作健康体检,再比如实施国家重大卫生服务项目,实行农村妇女住院分娩,为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等等,这样进行预防,使群众少得病。 张茅: “得病有保障”,我们要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医保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扩大报销范围,使群众得病看病以后,得到比以前更加高的报销比例。 张茅: “看病更方便”,我们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并进行了公立医院的改革,使得群众能够逐步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再去医院,看病更加方便,看得更好。 张茅: “治病少花钱”,通过我们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医保,另外对医院进行改革,改革“以药补医”的机制,这样使群众能够治病少花钱,减少个人支付的比例。谢谢! 王军: 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我想至少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来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和有效运转。一是加强机构的建设,从硬件上能够提供正常和有效运转的保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从软件上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正常和有效运转。三是改革补偿机制,从补偿机制上来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正常和有效运转。这方面,我稍微展开介绍一下。比如说要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只有在医疗保障这方面把体系建设起来了,老百姓才能够放心地来看病,才能更多更好地来看病。来看病的人多了,这个机构也就正常和有效运转起来了。同时,在医保政策上引导参保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也就是说,要引导群众充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补偿机制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合理地调整医疗服务的价格。补偿机制的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增加政府投入,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当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正常有效运转,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也就是第四个方面,需要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来提高效率。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看到这个新的医改,其实受实惠最多的可能是老百姓,但更多的投入可能需要政府各级的投入,现在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机制,尤其是监督机制,能够保证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心甘情愿地往这个不会直接增加GDP的领域去投入,来保证我们医保水平的提高和基层机构的运转,现在有没有这样一种评价和监督机制来帮助我们衡量这个新医改实行的每一步到底有没有收到效果?谢谢。 王军: 未来三年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其他资金需要地方政府投入。我相信,这笔投入能够及时、足额地到位。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因为我们在测算的时候,考虑到了地方的财力状况;第二,地方各级政府已经把加大卫生投入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第三,中央政府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采取以奖代补、中央补助资金与地方投入挂钩等多种措施来调动地方政府投入的积极性。第四,我们还要加强监督检查,来确保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投入及时、足额地到位。谢谢。 张茅: 我再补充一句。我们国家的监察部已经作为一个单位参加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将会对资金的投入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我们也欢迎新闻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监督。谢谢。 香港文汇报记者: 有一个问题提给彭主任。这次在医改方案中提出政 彭森: 我来回答这位记者提的第一个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通过改革来解决看病贵、药价虚高的问题,这也是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现在“看病贵”反映在药品价格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部分药品价格虚高,中间环节比较多,不合理的加价比较多。同时,一些医院使用比较高价药品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廉价的药品,生产企业不愿意生产,一些医疗机构也不愿意使用,结果就造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医药方面不合理负担比较沉重,这是这次改革集中要解决的问题。 彭森: 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几项,第一,要合理调整政府管理价格的范围。我们一方面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要承担政府管理的责任,重点是加强对于临床使用量大、面广的处方性药品的管理。第二,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同时要合理制定基本药物价格,根据这次《意见》的要求,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之后,这些基本药物由国家制定一个零售的指导价格。通过这些措施来鼓励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第三,要切实加强流通环节药品差价率的管理,压缩中间环节加价水平,特别是要实行差别差率的控制,即如果药品价格比较高,差率就从低,如果药品价格比较低,差率可以适当从高,这样来抑制流通环节不合理的加价行为。 彭森: 第四,要逐步降低医疗机构销售药品的加价率,一方面在医疗机构实行差别加价,药价高的还是从低加价,药价比较低的,从高加价,以鼓励医院使用比较廉价的药品,减轻群众的负担。另外还有一项措施,就是在国家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进价是多少,卖出还是多少,不加价,这是很重要的改革措施。对于一些公办医院,我们也推行零差率的试点,鼓励他们进行零差率的试点。 彭森: 还有一条措施,对于内外资的药厂生产的药品,也可以理解对原研药要虑原研药和仿制药确实在品牌、质量、成本上有一些差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原研药和仿制药价格的衔接,逐渐让广大患者能够用上更多更好的药品。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希望能够有效地降低群众就医费用负担,同时切实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张茅: 刚才那位记者提到了我们方案形成当中讨论的一些情况。这个方案的形成,我们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其中有各个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各方面的专家、基层的群众,还有国内外的专业机构,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但是意见有很多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进行了认真地讨论、研究。对待医改这样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认为有不同的意见是非常正常的。实践证明,虽然我们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在时间上可能要多花费一些,但是能够保证我们的方案和决策减少失误,增强可操作性,更加符合实际。我想,这种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做法,是医改方案制定的重要经验,也是今后做出重大决策应该实行的一条好的做法。谢谢。 王军: 我补充一句。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研究过程中,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各部门的认识是非常一致的。在大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就具体的业务问题,各个职能部门有不同的看法,就像张主任所说的,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有益的,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谢谢。 郭卫民: 刚才在休息室的时候,就一些问题,这些部长们还在热烈地讨论,但是气氛非常和谐。 中国日报社记者: 请问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在适当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同时减轻参保人个人医药费的负担,另外我还想请问一下如何更好地落实农民工等流动人员医保关系转移和接续的具体办法?谢谢。 胡晓义: 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医疗保障的制度建设来讲,主要是三方面的措施:第一方面,首先是要扩大覆盖面。现在全中国还有两亿多人民没有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所覆盖,这是我们近三年的一个重点任务,就是要使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够有基本的医疗保障,这样这些人的医疗费用负担才能得到减轻。第二方面,提高现有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具体主要是提高最高支付的限额和提高报销比例。第三方面,增加基本医疗保障资金总的供给,这个意见和方案已经明确地提出来,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增加政府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同时也适当提高个人的缴费标准,这样可以使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有资金保障。 胡晓义: 至于说到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群的医疗保障的问题,国务院近期的实施方案已经明确提出来,在城镇能够稳定就业农民工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雇主要承担缴费责任。而没有条件参加职工医疗保障的,可以参加务工所在地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参加原籍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至于已经参加了家乡新农合又到城里来打工的农民工,他们的医疗费用报销问题,人力社会资源保障部和卫生部正在共同研究制度之间的衔接和互通的政策。谢谢。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原则上是钱会花到哪里去?我们看到,8500亿会分到五项改革领域去,可是我们看不出来,这当中每一项拿到多少钱?我最关心的是基本医疗保障到底需要多少资金?三年之内这个大饼里面会有多少大概需要花到这个领域去?第二,刚才提到原研药和仿制药价差要缩小的目标,这是一个远程目标吗?目前有没有任何具体要做的措施?谢谢。 王军: 我来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我想,8500亿的问题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从三个方面来解一解这个方程,有很多专家把它称作一个“方程式”,我试着做一些解答。 王军: 第一方面是概念,我有五个概念:1.8500亿的投入是政府投入,是各级政府投入。2.8500亿的投入是未来三年(2009年-2011年)投入的合计,而且是增量。3.8500亿首先用于确保支持五项重点改革,我把它称之为“五个基本”,一是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二是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健全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五是用三年时间探索出一条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4.要确保8500亿的绝大部分或者说主要的部分要用于基层。5.要确保这笔巨大的投入及时、足额到位。我认为,这笔巨额投入不仅是体现了我们党中央、国务院重视民生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体现了应对金融危机,我们推进改革的政治魄力。 王军: 第二方面是投向。1.测算与实际。增加8500亿的投入是测算数,至于每年的实际投入数,要通过各级政府的预算来进行安排,经过法定的程序予以确认。在未来三年当中,可能各项支出间的结构、比例、顺序,一些具体的数字还会根据实际的情况做一些相应的调整和完善。2.重点与其他。8500亿的投入,是未来三年支持五项重点改革的投入。除支持五项改革的8500亿的投入以外,未来三年各级政府还会继续安排和相应增加支持其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像优抚对象的医疗补助经费、公费医疗经费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运行经费等等。再比如说,政府还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许多的优惠政策,包括对志愿去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由国家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也包括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王军: 3.中央和地方。增加的8500亿投入当中,中央和地方的比例为4:6。我同时也给你另外一个比例供你参考,也就是说过去三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的比例为27:73,相比之下,显然未来三年中央政府投入的比重在明显加大。4.供方与需方。增加的8500亿投入,有三分之二是用于需方,三分之一用于供方。投入供方的钱,其着力点也主要是用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使供方能够更好地向需方提供服务。5.东部与中西部。这笔投入重点向中西部倾斜,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逐步均等化,这是一个明显的特点。同时,越来越多的补助项目也对东部地区进行了补助。我觉得,这是符合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来提供这一根本要求的。但是由于东部的财力相对来说要好一些,所以我们补助的比例会低一些,这样做既合理又合情。 王军: 第三方面是措施。怎样确保这笔钱投入到位和用得明白,我们有五项保障措施。1.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2.改革投入机制。3.加强绩效考核。4.强化监督检查。5.提升管理手段,也就是说在信息化管理方面,要切实地向前迈进。 我相信,随着政府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看病难、看病贵”会有一些明显的改观。但是要实现医改的目标,仅仅有投入是不够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把这笔钱花好,也希望大家能够看到,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人民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会有明显的改善。我还要说的是,医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今天把钱投下去,明天就可以立刻取得明显的效果,它需要一个过程。希望大家都来参与这个过程,都来监督这个过程。谢谢。 彭森: 刚才这位记者提到了原创药价格和仿制药价格的差距,解决这方面的一些问题,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当然也是涉及到广大患者切身利益的,他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时间有限,我作一个简要的回答。首先,中国目前原创药的价格和仿制药价格的差距是不是存在过大的问题。其他国家也有差距,但是中国有的药品,可能相差一倍甚至几倍,这个差距是比较大的。 彭森: 造成价格差距过大的原因,刚才我也讲到了,既有品牌、成本和质量的原因,也有价格管理和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确定了几个原则,一方面我们还是要鼓励企业进行药品的创新型研究和投入,首仿上市后,后上市的仿制药品,还是实行从低的价格,这样来防止一些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我们还要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在原研药和仿制药价格上要有一个逐步缩小的过程。 彭森: 今后对于新上市的药品要保持原研和仿制药的价格有一个合理的衔接。谢谢。 郭卫民: 看得出大家有很多问题,部长们也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北京电视台记者: 请问医药分家之后如何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如何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另外请问在新医改方案当中,有没有针对一些慢性病的患者和一些儿童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在这方案中有没有针对他们的一些举措?谢谢。 马晓伟: 我回答这个问题。在公立医院改革的三年实践当中,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解决“以药补医”的问题,是三个重点之一。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过程。通过三年的时间,对于解决这个问题要总结出一些经验和做法。这个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这次医改方案当中,刚才王军部长也介绍了,进一步明确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补助项目,也明确了对公立医院的经费补助项目。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的增加,是解决“以药补医”的一个主要方式。 马晓伟: 同时要进行付费方式的改变和价格构成的调整,主要是提高技术劳务的收费价格,降低大型设备、医用耗材和药品的价格。在试点地区,也要考虑增设药事服务费等办法。关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问题,这次在医改方案当中,在财政投入上,对公立医院发展建设的投入等都做了相应明确的规定。公立医院的定项补助当中,明确了基本建设、仪器设备、重点学科建设、政策性亏损、离退休人员经费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由政府定项进行补助。同时,在体制改革当中,要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的法人地位,增强公立医院发展和建设的能力,完善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 马晓伟: 在公立医院当中,建立以岗位责任和绩效考核评估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有效地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还将探索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横向流动的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鼓励民营资本发展卫生事业,建立多元化的办医格局,开始研究试行医务人员多地点执业的方式,规范兼职兼薪,使医务人员有更多的看病、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获得合理的报酬。 郭卫民: 第二个问题就会后再说。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
|
上一篇:实行“医药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