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科技 教育 医疗 > 正文

89岁李小龙师叔能敌两后生 弟子遍及世界各地

1
青岛新闻网 2009-04-01 09:57:08 广州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李小龙名扬海内外,李小龙师傅、叶问的同宗师弟,年届89岁的咏春拳第三代弟子冯振,如今却藏身鹤山市古劳镇木便村侨边里。

    近日,在冯振老人89岁大寿时,来自鹤山、江门、广州以及世界各地3

00多名咏春弟子前来鹤山古劳寻根问祖,向老人请教咏春拳术,老人虽然年近90岁仍虎虎生威,两三名后生仔难以近身,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后生仔试老人功力知难而退

    古劳木便村侨边里,89岁高龄的古劳偏身咏春拳传承人冯振先生就住在这里。

    日前,记者来到古劳水乡,见到了冯老。冯老在老榕树下来几下咏春拳十二道散手:“大念头、小念头、标锤、三箭锤、拦桥、双龙、叠掌……”只见他步法灵活,进退自如。这时,早在冯振家里等候师公的两名第五代咏春弟子上前过招。冯振使出几道咏春散手,寻桥、鹤膀、短桥、标指、伏虎……老人身手敏捷,两名后生仔被逼得步步后退。

    据冯振介绍,他现在还坚持每天习武,因为不时有些后生仔上门“请教”,实质是试试老人的功力,每次这些后生仔都知难而退。

    当年李小龙经常请饮茶求师

    冯振介绍道,由梁赞一脉相传的咏春拳本来并无正身与偏身之分,都是以正面攻击为主。晚年梁赞回到家乡古劳镇后,收了一位身材瘦弱的徒弟王华三。梁赞经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教王华三一套以“以弱制强”的偏身咏春拳,自此出现了古劳一脉的偏身派咏春拳。王华三又将这种咏春拳绝技传给了8个弟子,其中冯振是表现最出色的弟子,他体格健硕,人称“大辘振”。

    “我17岁跟王华三学偏身咏春拳,那时候,为了强身健体,保卫家园,我们几个年轻人就跟王华三师傅学艺。上世纪50年代初,我到了香港开咏春武馆招徒授艺。”

    “那时候香港黑社会当道,每个码头都有大哥,普通的搬运工深受迫害,他们都很想学一身功夫,防身健体,很快武馆里来了几十名年轻人,他们都是来自南海、番禺、佛山等地的,在香港以打散工为主。”

    “在香港,我与叶问十分投缘,他是梁赞师傅的第三代弟子,与我是同辈,我们经常在一起切磋武术。而叶问是李小龙的师傅,当年李小龙经常来我这里,每周都邀请我到茶馆喝茶,还不时请教我的偏身咏春拳,而李小龙父亲又是当年著名的粤剧文武生,我经常去捧场。”

    冯振在香港传授拳艺40多年。1997年,他把香港的医馆、武馆交付儿子冯振强,自己回到故居,继续研习、传授拳艺。

    今年2月24日是振叔89岁大寿。为了给掌门人庆祝生日,后辈们都齐聚在一起。尽管振叔已经89岁高龄,还亲自下场指点。振叔对记者说,咏春拳看似“花拳绣腿”,但实则攻击力十足,在偏身消卸对手正面进攻的同时,从侧面攻击对手,击其弱点,达到“连消带打,借力打力”的目的。

    回乡授拳弟子遍及世界各地

    据鹤山市博物馆梁馆长介绍,冯振在鹤山古劳咏春拳的传承中,把古劳偏身咏春拳传播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他和弟子冯根珠的名录载入《广东武术史》;他还是目前在世咏春拳传人中辈分最高者。

    去年,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冯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咏春拳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图/文:黄文生)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上一篇:清明祭祀出“天堂身份证” 网友大呼太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