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共建首善之区 市南诚征金点子
·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治与预防讲座
·2009胶南杜鹃花会4月5日开幕
·消费大联盟第三期消费券使用细则
新闻中心> 科技 教育 医疗 > 正文 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中成药抽检八成不合格 维C银翘片榜上有名
 

青岛新闻网 2009-03-24 16:38:40 消费质量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近日,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09年第一期药品抽检情况,去年下半年全省(除成都市)共完成药品抽验10872批次,经核实,在本期公告的不合格药品为257批次,涉及128个药品品种,156个药品生产企业和245个被抽样单位。

    不合格药品以中成药居多

    本期公告的257批次的不合格药品中,中成药105个品种,206批次,占80.16%;化学药16个品种,29批次,占1
1.28%;抗生素7个品种,22批次,占8.56%。不合格品种中,中成药不合格品种主要为三黄片、男宝胶囊、女宝胶囊、维C银翘片和胃康灵胶囊等,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和含量测定。化学药不合格品种主要为维U颠茄铝胶囊和对乙酰氨基酚片,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溶出度、鉴别和含量测定。抗生素药不合格品种主要为氯霉素滴眼液和青霉素V钾片,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从抽验渠道情况分析,不合格药品集中在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经营企业不合格174批次,占67.70%,医疗机构抽验有83批次,占32.30%。

    本期公告中涉及到四川15个药品生产企业的38个批次不合格药品,涉及10个市(州),20个品种。其中,中成药24批次,化学药11批次,抗生素3批次。主要不合格品种为维C银翘片和维U颠茄铝胶囊,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鉴别和含量测定。

    解读不合格项目

    重量差异、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含量测定……这些项目不合格会对药效产生什么影响?记者采访了四川省药品检验所相关专家,对通报的不合格项目解释做出专业解释。

    重量差异:指片剂的重量有差异,比如一粒药本应是5克,但由于重量差异导致出厂时实际是4.5克,或者增加到5.5克。患者吃到分量不足的药会导致疗效不够影响治疗效果,吃到分量增多的药则可能会产生副作用,这些都有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装量差异:一般是指口服液、软膏类药品等所装的分量不够。

    菌落总数:是衡量药品所含微生物的指标,如果微生物限度不合格,药品中含有有害微生物,或微生物含量超标,都会影响服药者的健康。

    崩解时限:就是指药物进入人体后内崩解的时间不符合标准。如按有关标准,药片进入体内后本应半个小时就崩解,随后产生疗效,但实际上药超过半个小时才崩解,就延长了疗效产生的时间。

    性状:是指药品的色泽、气味等基本情况。有些药品说明书对药品的性状描述不合格,会导致患者不能正确了解药品的信息。

    含量测定:药品的含量或效价是评定药品的主要指标之一,设计其测定方法时,应根据药品特性、剂型、处方、鉴别试验和纯度检查综合考虑,当鉴别试验和纯度检查保证了专属性和纯度的情况下,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要着眼于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来源:消费质量报 缪扬)

    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3月1日报道,英国政府下属的药物安全管理机构日前发现,有69种常用的非处方类儿童感冒药和咳嗽药不仅不管用,而且还可能带来各种副作用甚至是致命危险。

    该机构称,要警惕大多数感冒咳嗽药都含有的15种成分,正是这些成分带来了危险的副作用。我国药剂师指出,基本上我国出售的治疗感冒、咳嗽类的西药里面都含有这些成分。

    MHRA援引报告称,有至少5名两岁以下儿童因过量服用此类感冒药而死亡,而且有超过100个出现有害反应的严重病例,在有些病例中,有儿童不得不因为药物反应而入院接受治疗。

    MHRA称,要警惕大多数感冒咳嗽药都含有的15种成分,正是这些成分带来了危险的副作用。这些成分包括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的伪麻黄碱、麻黄素、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羟甲唑啉、塞洛唑啉;抗组胺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曲普利啶、抗敏安;抑制咳嗽的右美沙芬、福尔可定以及用于除痰的愈创甘油醚、吐根剂等。

    目前,英国药店里出售的大多数感冒咳嗽药都含有这15种成分。MHRA收到的报告显示,服用含有这15种成分的药物后,已有几十人死亡,另有超过3000人出现“有害反应”。

    在英国出现的儿童死亡案例中,主要是因为过量使用抗组织胺和麻黄素,前者会导致心律不齐、昏迷;后者会导致心跳加速和血压上升,有关成分常见于治疗伤风咳的药物。

    ■专家说法

    解放军第306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剂师刘刚指出,基本上我国出售的治疗感冒、咳嗽类的西药里面都含有上述15种成分,比如白加黑、新康泰克、感叹号等。

    刘刚副主任提醒说,治疗感冒、咳嗽类的西药都主要是针对成人的,儿童用药要慎之又慎,而且尽量不用西药,在临床上使用中药类的更多些。家长若发现子女有伤风咳病征,可以用盐水、蜜糖纾缓病征。

    针对感冒药的安全问题,搜狐健康第一时间采访了我国著名的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国家卫生部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原海军总医院药剂科主任孙忠实教授。

    孙忠实教授指出,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感冒药基本都含有上述的三类成分,但是目前还没有收到儿童因为服用感冒药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主要是一些心慌、恶心呕吐以及头疼等的不良反应。、

    2岁以下的儿童不要服用止咳和抗感冒药物 易导致死亡

    孙教授进一步指出,英国药物安全管理机构发布这个信息其实并不新鲜,其实早在2007年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曾公布,在2004年和2005年,至少有1500名2岁以下儿童服药后出现惊厥及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副作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也报告说,从1969年到2006年,接到过54例患者因服用解充血剂而死亡的病例,还收到69例因服用抗组胺药死亡的病例,其中大部分为2岁以下的婴儿。

    因此,FDA建议2岁以下的儿童不要服用止咳和抗感冒药物,6岁以下的儿童谨慎使用。同时,强生公司、诺华公司等制药商主动召回其在美国市场上出售的14种非处方药类儿童感冒药。英国的这些数据再一次证实了婴儿服用感冒药的危险,因为这些感冒药和镇咳药通常含用减充血剂、抗组胺剂、镇咳药等成分,2岁以下儿童服用,可能引发致命性并发症,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有这方面的死亡记录。

    感冒药中三大类危险成分

    对于感冒药中的危险成分,孙教授指出主要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减低充血类药物,主要是伪麻黄碱、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等,起到收缩血管,减轻鼻塞症状的作用,这类药物主要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造成心悸、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第二类是抗阻胺药,主要有苯海拉明等,起到抗过敏作用,减轻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这类药物严重情况也可以引起死亡。第三类药物是止咳类药物,包括左美沙芬等,也主要是对心脏有影响。

    其实上面提到的三类药物,主要的作用就是缓解感冒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没有抗感冒病毒的作用。感冒本身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概一周左右会自愈。因此,孙教授强调,感冒药千万不要长期服用,一般在感冒初期服用2-3天即可,平时要多注意喝水、休息、通风。而对于小儿感冒由于服用药物比不用药危险性更大,建议采取一些物理的方法,比如物理降温、冲洗鼻子、注意通风等方法,也完全可以起缓解症状的作用。

    最后,孙忠实教授指出,对于儿童感冒药和止咳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研究中,相信最终也会是禁用和慎用。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