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3月18日讯 昨天,记者接到家住市北区的宋先生的电话,反映近期他和附近小卖部的店主多次被骗,收到HB开头的假币。本网记者就此事展开调查。
连续两天来店用HB假币行骗
宋先生和妻子在青岛
第四中学门口开了家小卖部,平时的顾客主要是周围的街坊邻居和学校学生。时间久了,来来往往的人基本都认识。
3月15日中午,宋先生妻子小刘正在看店,进来个四十岁左右的妇女,说要给孩子买个小玩具。她拿着玩具端详了一会儿,问能不能再便宜些?小刘解释说,做小本生意的,不好再降价了,就五块钱。这时,中年妇女拿出张100元整钱,让小刘找零钱。小刘本能的看了看钱,是真的,刚要低头找钱,中年妇女又反悔了,说不买了,把100元还给她吧。结果还没走出小店门口,中年妇女又折回来说,还是买了吧。这一回,小刘没注意,这张100元和刚才的100元已经不是同一张了。
中年妇女走了以后,小刘才回过头又看了看钱,发现受骗了。她收到的是一张HB开头的假币。
谁知,第二天中午,一个长得很魁梧的中年男子来到店里,试图用同样的伎俩再次行骗。幸好,看店的宋先生在他第二次给钱时又仔细的看了看,发现是假钱后要求中年男子再换一张。中年男子一看露馅了,说不买了,转头就冲出小卖部。等宋先生追出来,中年男子早就无影无踪了。
骗子偏爱偏僻小卖部向农村进军
采访中,记者发现,此类骗子经常出没于比较偏僻的小卖部,比如农村、市郊、社区、学校旁边等客流比较单纯的小店。因为此类小店的顾客群比较单一,以学生或周围居民为主,大家平时都比较熟,不容易出现行骗情况。店主平时也没养成拿到50或100元钞票马上验真假的习惯。这就使骗子们有了可乘之机。
位于莱西某村的张女士也是受害人之一。有天中午,张女士正在小卖部吃饭,进来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说要买瓶醋。张女士热情的招待他,小伙子用上述同样的伎俩,把钱来回换了两次,就换出张假币。小伙子走后,张女士当时还没发现。一直到晚上点钱的时候,她丈夫发现了张假币,她才意识到自己受骗了。连续两天,张女士都睡不好觉,她说,他们家小卖部一天才能赚到二三十块钱,骗子一下就骗走他们五六天的利润。她到现在想起来还自责,当时应该好好看看才对。
都是被骗子培养出来的经验
另一个此类骗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就是各类小商品市场,人群集中,顾客多的时候,店主经常来不及仔细验钱。记者就这个问题在即墨小商品市场连续采访了六家店主,其中四家店主都表示有过类似的经验,但多数是在他们刚开业的时候。
据店主们介绍,刚开店的店主、看起来比较年轻的店主是骗子们经常下手的对象。“刚开店的店主一般之前没有做生意的经验,对每个上门的顾客都很热情,而且非常容易相信别人。对真假钱的辨认也没有足够的经验。所以,刚开始交点学费是很正常的。”某即墨小商品市场某外贸店的店主说,“干个三四个月基本就有经验了,像我都开店三年了,现在很少收到假钱。经常在这边逛的骗子心里很清楚谁是新店主,谁是老店主的。”
“我的经验都是骗子们培养出来的,我开业第一个月,就收了七张假币。”某饰品店的小刘说。(青岛新闻网记者孙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