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帆博物馆夜景透视图
渔人码头主体建筑高10米,是燕儿岛山山体高度的一半
奥帆中心两“明珠”掀起盖头 奥帆博物馆和渔人码头项目建筑方案昨起公示 博物馆8月建成 渔人码头最大限度利用海景
早报讯 备受关注的奥帆博物馆和渔人码头两大项目终于“掀起盖头”。昨日,两个项目的建筑方案在佳世客步行街规划局公示大厅向社会公示,公示期3月22日截止。
奥帆博物馆
大厅设计灵感源自“升帆”
规划显示,奥帆博物馆位于奥帆中心内媒体中心北侧,规划建设用地101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359.8平方米,地上两层,建筑面积406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290.8平方米,主要功能定位为保护、收藏、展示奥运资料以及实物,可进行国际文化交流。从效果图上来看,建筑西侧的阳光大厅造型独特,灵感来自于“升帆”,以一层顶的梁顶预埋铰支座为轴心,通过13根钢构排架按照一定的规律旋转组合出扇面一样的空间体系,犹如相机将旋转的瞬间一帧一帧地记录下来,合并在同一个时空。同时,西侧的曲面玻璃幕犹如翻卷的浪花,给游客充分的空间去想象、解读。
奥帆博物馆位于山、海之间,东侧衔接燕儿岛山,西侧呼应蔚蓝海面,作为一个连接体,奥帆博物馆自然地分为东西一虚一实两部分。建筑主体高度为10米,充分考虑与周边建筑的关系,且谨慎避让看山与看海的关键视线,力求达到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此外,奥帆博物馆最高点14.27米,还规划了86个停车位,计划于今年8月8日建成开馆。
渔人码头
“搭桥”连起山和海
渔人码头项目建设位置在奥帆中心陆域区域内,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地上两层。目前经批准已建地下一层,面积1.5万平方米。渔人码头项目计划建设177个停车位,其中,地上36个,地下141个。
渔人码头主体建筑高10米,是燕儿岛山山体高度的一半。规划设计从燕儿岛与海岸线的关系出发,把建筑作为两者的联系载体,作为燕儿岛山的延伸。渔人码头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方式,机动车通过3号线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和建筑背海面的地上停车场,建筑靠海面完全为步行广场。同时,在建筑南侧和隧道出口位置预留宽阔空间,即可作为奥帆博物馆的前区广场,又为下一步建设提供便利。
渔人码头建筑风格和奥帆中心建筑群相协调,不喧宾夺主。靠海面一侧采用玻璃幕墙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海景资源。柔美的平面曲线与周围环境互相映衬,梭形玻璃体来源于帆板意象,呼应奥帆中心建筑群的造型母体。渔人码头建成后,市民和游客可在那里休闲娱乐的同时品尝世界美食。(记者 孙静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