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少儿模特大赛开始报名啦!
·全国两会青岛企业代表论坛
·市工商局局长13日为您在线维权
·315:2009学员推荐教育机构联展
新闻中心 > 正文 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结核病人可获免费药物 流动人口享受市民待遇
 

青岛新闻网 2009-03-12 13:07:06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书坚(前排左一)在网谈现场

网谈领导合影

    青岛新闻网3月13日讯  昨日,青岛市卫生局就王书坚副市长做客“民生在线”网谈活动时的网友热帖做出回复,通过“民生在线”平台及时向网民反馈最新信息。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书坚做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民生在线》网谈栏目,与网友真情对话之后,我市各职能部门迅速对现场没有来
得及回复的网友热帖归类分解,对能够解决的问题立刻落实处理。昨日,市卫生局就网友关注的医疗费用等热点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向网友介绍我市医疗改革的最新进展情况。

    重点控制大医院医药费用增长

    网友提问:今年全国的新医改动作很大,青岛的医院是不是也会执行相应的政策,看病的费用能不能大幅度下降?

    市卫生局答复:卫生部已明确了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今后三年要着力做好的五项重点工作。结合我们青岛卫生实际情况,我们正加紧制定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体意见,我们将以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逐步实现“两升两降、两便两高”改革目标,即提高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降低个人自负比例和均次费用;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和医院就医更便捷,医疗服务质量和卫生技术水平更高。

    近几年来,我市除了完善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减少个人负担比例之外,我们重点抓了控制大医院的医药费用的增长问题。

    在农村,我们实施“新农合”制度。目前,我市共有449.07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比达到41.43%,超过08年规定的40%目标;08年共筹集新农合基金46278.08万元,08年共为449.0737万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32682.62万元。由于对参合农民开展住院大额医疗费用二次补偿工作,新农合沉淀资金较往年有了显著降低,有力地解决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的问题。

    我市还初步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参加新农合个人应自缴的资金,由各市(区)财政负担。民政、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部门和机构,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众,以及经新农合补偿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救助,进一步完善了新农合制度,维护了农村群众健康利益。

    完善区(市)-镇-村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与结核病人救治体系

    网友提问: 青岛市的领导:您们好。得知各位要在“民生在线”听取市民的意见,很高兴,毕竟这是可以让百姓说话的地方。

    我是在外地的青岛人,前年因为老母亲身体的原因,我在青岛市住了整整一年。一年里,所见所闻,很是一番感慨。希望能与领导们交谈心中的看法,这些看法虽然可能有点犀利,但却是我心中的话。敬请各位领导能考虑考虑。

    我从小生在青岛,长在青岛。在国家到三线工作的命令下,我们离开了青岛,至今算来已是40年了。2007年的4月16号又回到了久别的家乡青岛。08年的5月份才离开青岛返回工作地点。八年未回家了,见到家乡巨大的变化是非常高兴的。可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除了前海一带风光非常美丽外,四方、李沧、以及与四方接邻的市北,卫生并不尽如人意。

    环境污染也是很明显,四方不少的居民仍在用块煤取暖。动物粪便到处都是,宠物随意出现在公共场合。这些问题还不算是大问题,我想说的是传染病的问题:肺结核。

    肺结核是人类的大敌!因为它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很容易通过人们的呼吸得病。我从未得过肺结核,(因为每年都作体检)。但是,在青岛的短短一年里却不幸被传染上了肺结核。多年没有回家,回家却收到了这样的一种礼物,这不能不说是很遗憾的。其实,一回青岛就发现这里的人咳嗽得特别多,商店、公交车上、马路上。原以为是汽车尾气的原因,现在想来,可能就有肺结核的原因。

    我曾经了解过一些人,包括外地来青岛打工的,他们的咳嗽很频繁。劝他们去医院看病,多数因为医药费太贵放弃了。这些人群中究竟有没有肺结核患者?有多少肺结核患者?要知道,肺结核是通过咳嗽、通过空气传播的,极易被人们误解为气管的问题。国内的许多人由于贫穷、环境差、营养不良而导致感染肺结核,有些地方甚至成为了肺结核集中地区。青岛是个旅游观光城市,假如有一天,不幸变成了肺结核的城市,那谁还敢来?

    市卫生局答复:结核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慢性传染病,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结核病在全球“死灰复燃”。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80%的结核病人在农村,农村疫情明显高于城市。我市结核病发病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我市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流入我市谋求更好的收入和生活条件。其中,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来自结核病高疫情地区。由于流动人口经济收入低、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差,因而面临着比常住人口更多的健康风险。调查显示,流动人口中的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已经列为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动员全社会参与、广泛宣传发动、实行群防群控、实施综合干预的原则,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了100万元的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进一步完善区(市)-镇-村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和结核病人救治体系,不断提高基层防治能力和治疗水平,积极实施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免费检查和化疗政策,使我市的肺结核病人得到了及时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有效预防和控制了我市结核病传播。

    为了切实做好我市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我市制定了优惠政策,使流动人口享受到了市民待遇,包括对流动人口怀疑得了肺结核可以免费拍一张胸片,免费查痰,确诊为肺结核病人后还可以提供免费的抗结核药物。通过实施这项优惠政策,就使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得到了及时治疗,从而保护广大市民健康。(青岛新闻网记者  任俊峰)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