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健康、美丽、丰满的乳房,是每个女人的梦想。可总有不少病魔潜伏在女人这一最珍贵的宝贝身边,似乎稍有不慎,女性就会陷入到一场如火如荼的“乳房保卫战”中。而乳腺癌可谓是最大的梦魇。
乳腺癌成为女性最大杀手
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方式越发西化、精神压力日益加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乳腺癌一跃而位居女性肿瘤的前“二甲”,甚至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成为了威胁女性生命安全的“元凶 ”。
“当然,和所有的肿瘤一样,乳腺癌也有格外‘青睐’的人群。相对来说,那些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早、停经晚,晚婚晚育,肥胖、好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女性等更为危险。”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癌科主任江泽飞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因此可以看出,乳腺癌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可以看出,如果想要取得这场抗癌大战的胜利,一点也不难,关键还是要有告别这些不良习惯的意识。不过,这种意识一定要从年轻时就开始树立。因为这些年,乳腺癌越来越多地盯上了青年人,甚至很多‘80后’也不幸中招。”
年轻病人越来越多
病人年轻化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徐兵河最大的担忧。 “25岁以下的乳腺癌在西方实属凤毛麟角,而我国是人家的数十倍。这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徐兵河说。
至于为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陷入乳腺癌的泥淖。首先,滥用雌激素。“女性朋友对各种化妆品乐此不疲,殊不知在脸上抹的层数越多,乳腺癌的风险也越高。”徐兵河说。其次,精神压力过大。徐兵河接诊的年轻乳腺癌患者,主要都是白领人士。“熬夜、加班是她们的生活常态,这些人往往常年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再次,不生或晚生孩子,不给孩子喂养母乳。最后,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但人的基因根本适应不了。“中国人几千年来过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吃的是大多是五谷杂粮,这一百年以来才突然变得久坐不动、大鱼大肉起来,身体哪能吃得消。”徐兵河说。
乳腺癌治疗众多突破
不过,近年来人们珍爱乳房的意识的确也在不断提高。“2007年,‘林妹妹’陈晓旭因患乳腺癌未接受正规治疗而猝然离世,唤醒了众多女性呵护乳房的意识,让我们痛心的同时也颇感庆幸。”江泽飞说。
“我这些年最大的感触就是乳腺癌早诊的病人越来越多,治疗效果好的也越来越多了。而且,从美国的经验来看,虽然它也曾有过发病率极速攀升的时期,但后来因为普及筛查、早诊病人变多,几年之后病人死亡率明显降低。我国肯定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不过, 最让江泽飞兴奋的还是我国乳腺癌治疗取得的重大突破。乳腺癌治疗现在已经发展到“人性化”与“个体化”并重的时代。“所谓‘人性化’也就是争取在对病人最小创伤的前提下,取得最佳的疗效。比如用人性化的保乳、卵巢功能抑制、前哨淋巴结清扫为其争得更好的生活质量;靶向药物的应用也该更早地用于预防。而所谓个性化,则是指要给病人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现在,很多证据都证明,乳腺癌已不再是单一种疾病。从开始就应该采用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剂量更为精确的化疗区别对待不同的病人。此外,即使是一种以前证实很好的治疗方法也未必适用于所有患者,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式,而不是过分依赖一些研究数据。”
红外线查不出早期乳腺癌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癌科主任 江泽飞
“红外线检查”是女性最熟悉的乳房检查手段,几乎只要做过体检的人对它都不会陌生。也因此,当一些人在最终被诊断为“乳腺癌”时会莫名惊诧:“我年年都做红外线检查啊,怎么居然都没有发现异状呢?”殊不知,在乳腺癌的早诊上,红外线检查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做“红外线检查”一般是只能观察病变的血供情况,而且也不能动态捕捉疾病的变化,因此对于早期发现乳腺癌意义不大。因此,如果光想借助此来早发现乳腺癌,最终只能徒劳无益,白白耽误治疗的最好时机。
目前在国际上,钼靶检查是最为通用的乳腺癌早诊手段。它可以观察到临床上触诊摸不到的乳腺癌早期征象。而且,实践也表明,50岁以下的乳腺癌患者,有85% 是由钼靶检查发现的;它可以使50岁以上妇女乳腺癌死亡率下降30%。由于我国乳腺癌病人普遍比西方年轻,因此做钼靶的年轻应该适当提前,至少40岁以后(高危人群可提前到35岁)就应该每年做一次,以防患于未然。同时,由于我国女性的乳房组织的密度普遍没有西方女性那么高,因此结合B超检查就可以进一步保证乳腺癌早诊的准确率。而且由于钼靶对年轻女性乳腺有一定损伤,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更应首选B超。不过,值得提醒的是,一向在肿瘤早诊领域有“福尔摩斯”之称的PET对乳腺癌敏感度却不高,再加上价格昂贵,对于早诊乳腺癌意义不大。
其实,对于广大女性来说,除医学检查手段外,最简单便捷的方法还是自检。建议女性每次月经后一周;停经或更年期妇女最好确定每月的固定一天进行自检。看和摸,观察乳房的大小形状是否对称、轮廓有无改变、乳头是否有分泌物以及是否回缩等。同时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以按压、螺旋 或滑动的方式检查乳房有无肿块。如发现有异常,更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本报记者 蒋乃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