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电视台《今日》栏目记者 徐婧
青岛新闻网3月6日讯 昨天在市妇联办公室见到徐婧时,她正为在“三八妇女节”表彰大会上做典型报告而熟悉讲稿。“老师,让我夸别人还行,这么夸自己真有难度。”徐婧说。“我了解你的感受,但这些事情是你确确实实做过的,你要有自信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感染大家。”指导老师耐心地开导她。
徐婧是个谦虚的人,还没见面之前,她就多次发短信给记者:与其他获奖者 相比,我真不值得大家关注,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那些长辈和同事们更值得我学习。
她就是徐婧,青岛电视台《今日60分》和《今晚》栏目的记者,本次青岛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候选人之一。
与低调的作人风格相反,徐婧的做事风格却很“高调”。从业五年来,每次重大事件的发生,她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2005年8月,台风“麦莎”席卷岛城,她连续奋战在采访第一线,在没膝的雨水里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浑身冻得直打哆嗦也还是坚持;为了做好民生新闻,她曾连续多日深入病房采访,奔波于社区、农村、困难家庭,通过镜头和话筒为他们呼吁,并常常在采访时偷偷给他们留下一、二百元钱,尽自己的力量帮他们一把。五年来,她先后采发了《寻找“微尘”》、《2008,谁感动了我们》、《啤酒节,沸腾吧》、改革开放30年等大量重大题材的报道。
但与这些报道相比,最让她永生难忘、备受震撼却又无比自豪的,却是去四川灾区采访报道的那段日子。
为去灾区多次“请战”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个全中国人民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在北京采访残奥会前期筹备工作的徐婧立即从北京赶回青岛。回到电视台的第一件事,她就向领导递交了“请战书”。
“在那样的时刻,作为一名记者,如果没有冲向灾区第一线的冲动是无法被原谅的。”徐婧说,当时台里多数记者都交了“请战书”。但领导给她的回复是:“你先回去吧,女记者去灾区有诸多不便,我们准备派名男记者去。”但徐婧不服,第二天,她接着交“请战书”,并请求道:“在新闻面前,没有男女之分。遇到重大事件,我们也一样能够冲上去。”但还是被“哄”了回来。第三天,她接着又交上了“请战书”,直到最后领导同意。
“促使你一次一次走进领导办公室的动力是什么?”记者问。
“是一种使命感吧,我觉得我是一名记者,在那样的时刻,我一定要在那里,如果不能去,我无法原谅自己。”徐婧回答。
“我能理解你当时的心情,同为女性记者,地震时,我也曾经被领导以同样理由拒绝过三次,最终选择了放弃,你是怎么在第四次说服领导的?”记者又问。
“哭。”徐婧说完不好意思地笑笑。“我真是太想去了,每天晚上都在琢磨,明天我该怎么说服领导,我怎么才能去灾区第一线,用我的声音告诉大家,那里发生了什么。可能当时想去的愿望太迫切,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说,就急哭了。”
最终,台里领导被徐婧的能力、诚心和坚持说服,她和同事们踏上了奔往灾区的征途。
险象环生中“抢”报道
徐婧在灾区报道汇报中这样写道:那是一段让我终生难忘、备受震撼的日子。她让我对于生与死、苦与甜、爱与责任一下子有了切肤的感受。
震后的四川条件恶劣,险象环生,不断袭来的余震、轰然垮塌的山体,时刻威胁着徐婧和她的另一位同事的报道。数不清多少次,直径超过2米的巨石纷纷从车边擦过。伴着余震写稿子,对徐婧来说更是家常便饭。为了追踪采访“青岛120救援队”的情况,他们经常采访到半夜。饿了就在车上啃几口面包,渴了就喝几口矿泉水。那段日子,面包、水、防蚊虫叮咬的药膏和防治高温头晕的藿香正气水等几样东西,支撑着她和同事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进行采访工作。
有一次,徐婧和另一同事在平武120救援队驻地采访完,已经快11点了,住在哪里成了问题,由于帐篷十分紧张,如果他们住帐篷就会影响其他救援队员的休息,于是她就和同事在救护车里将就了一晚上。救护车里没有床,她俩就用两把椅子拼成了一张简易床躺在救护车里,当时平武地区的温度已经骤然升到36摄氏度,开窗就会遭受蚊虫的包围和叮咬,关上窗则要忍受燥热的煎熬。而且,那辆车一直用来运送伤病员,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车里到处弥漫着难闻的气味。恐惧、饥饿、困顿,一齐涌上心头,那一夜徐婧久久未能入眠……
就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和对新闻的责任心,在灾区的十几天,她和同事采制了《120救援队——生命的守护神》等近20多篇报道,在第一时间向全市人民传递了四川灾区的最新情况。
从灾区回来后,有朋友问她,你在那种艰苦的情况下哭过吗?她笑着说,没有,真的没有,和同事们在一起,反而有种共同战斗的自豪感。
学会与采访对象“心灵碰撞”
在灾区采访的十几天,对徐婧来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她说,从未像那次那样感受到,我们全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有次采访后,她和同事去看了120队员们。队员们看到他们特别热情,为他们泡了方便面,还放了一根红肠,在资源匮乏的灾区,那算是最丰盛的晚餐了。徐婧说,她那一次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在青岛出发前,徐婧去超市给灾区的孩子们购买了铅笔和本子,以备到四川送给他们。因为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她就暗下决心,要求自己不仅做一名好记者,更要做一名给灾区孩子心灵疗伤的志愿者。
在陈家坝板房小学采访时,她和一名叫薛欣月的10岁小女孩交上了朋友。徐婧说,她永远都忘不了小女孩那双恐惧的大眼睛。为了让她尽快从恐惧中走出来,徐婧经常趁着采访的间隙,和她一起聊天。离开四川时,她和同事搭车来回跑了八个小时的路,从绵阳买来了衣服、饼干、玩具和学习用品,送给小欣月和她的同学们。至今,徐婧和小欣月还保持着电话联系,遇到困难了或者四川发生余震了,小欣月经常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给徐婧。今年春节时,徐婧还和小姑娘互通了电话,相约今年青岛见。
谈到这五年最大的感受,徐婧坦言,新闻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镜头前的光彩照人之下,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与沉重。她希望能和男记者一样摸爬滚打,冲锋在每一次重大活动的报道最前线。
她曾经这样记录自己的工作心得:5年的职业生涯,有苦也有甜。她让我体会到做记者的幸福与快乐。这种幸福和快乐是那样地朴实与动人,让你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在完成了一次例行的采访后,一位80多岁的老红军爷爷把她当成了他的“亲孙女”,在电视上看着徐婧刮风下雨时出镜采访,经常打来电话:孩子,要注意身体,别太拼了。徐婧说,那个时刻她觉得,作为一名记者,她非常幸福。
徐婧说,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五年的“80后”记者,自己刚刚上路。这几年在新闻一线的磨炼,让自己对新闻工作有了越来越强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这种力量促动自己不断地成长。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她变得感恩,变得更懂得幸福。她说,她要尽量把一种叫大爱的东西贯穿于自己的每次采访。
静下来的时候,她也经常思考,作为一名80后的记者,面对变化纷繁的世界,怎样向老一代新闻工作者学习,做一名好记者?自己还能不能,像老一代新闻工作者那样保持坚定的操守和信仰?
无疑,她做到了。
(青岛新闻网记者 孙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