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国学大师文怀沙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文怀沙老人算不算国学大师,忽然成了一个问题。
文怀沙是一位老人,这是确凿无疑的。一位老人,吃传统文化的饭,称为国学大师,至少年龄和饭碗上有基本的可能。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最低资格来命名大师,那么大师就真是不可胜数。大学非大楼之谓,仿此,大师也非大龄之谓。
李辉质疑文怀沙之前,文怀沙作为国学大师似乎是确凿无疑的,此外还有红学家、楚 辞泰斗、金石家、书画家、吟咏大师、中医专家等等头衔。而李辉质疑发生之后,文怀沙表示“我当然不是‘国学大师’,这还用他们问。国学是什么?”
固然,“我当然不是国学大师”的回应,有将质疑化解于无形的意思,但因为质疑的出现,至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什么叫“大师”这一问题,仅此,就可以说李辉做了一件大有意义的事情。他追问真相,让人看到公共文化领域一个高度可疑的神话。
文字回应、视频回应、访谈回应,文老人的回应形式多样,但可以说是另辟蹊径,并未接触李辉提出的年龄、曾经入狱、学术成就三个疑点,而是谈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传后世的“正清和”三十三字真经,以及主编的1亿4千万字的《四部文明》。
我对文老人的著作看得很少。三十三字真经可谓要言不烦吧,似乎难以用学术著作来定性。《四部文明》,可以说是文老人作为古籍整理组织家的一个收成,难称重大学术成果。屈子学和红学上的贡献如何,学术界似乎并不推崇。这样看,文老人此次自承并非“国学大师”,我看不算是自谦。
看到一些评论对李辉的做法表示了程度不等的批评,觉得很是奇怪。
有评论家说,“指责文怀沙之前请先照照镜子”,对一些出面指责文怀沙的批评家不以为然。我想,批评之前镜子当然是照一照为好,但批评的是非,也还是要一事一论,未必说一个人有毛病,就没有评论他人的资格,倘使是那样,世界上恐怕就不会再有谈是论非的可能性了。
又有评论家说,李辉作为人民日报记者,应当去揭露官员假年龄、假学历和私生活,而不该让一个老者裸形,因为这样有违为老者讳之传统,又容易引发老者身心疾病,待老者百年之后再揭晓也不迟。是啊,对一个老人说三道四,真的是很让人不忍。88岁还是百岁,没太大关系,入狱的原因是反对江青还是男女问题,也并不是太重要。
但转头又觉得“放过”实在不是一个好态度,毕竟大师不大师另论,文老人算是在文化界的名人,老话叫跻身士林,年龄和行止该有较为可信的记载。你说百年之后再论,但那时岂不又会被人说“人证俱在时为何不敢对质”?至于李辉该做什么,揭露官员假年龄、假学历和私生活,还是关注文化界,我想他是可以选择的。你认为李辉应该做这做那,这是你的意志。你认为文怀沙哪怕给自己添加不实光环不过是娱乐了人民,李辉认为这样算是公害,我不会觉得你的看法比李辉的看法好。
也有人说与其揭开一个“大师”,不如去造几个大师。真是思虑玄远!我想,揭假大师和造真大师,难道有什么矛盾?这种貌似立意高远的意见,不也需要在揭开“大师”的时候才有了思考和说出的契机吗。(作者:刘洪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