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胶南市委书记张大勇
本网独家首发 青岛新闻网2月5日讯 既缺少资金又缺乏技术,是许多农民在创业增收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难题之一。2月4日下午,人大代表、胶南市市委书记张大勇就新农村建设问题,接受青岛新闻网独家采访。他提出,胶南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些独到探索,今年预计
再增1000万元的农民创业扶持基金。
扶持基金逐年上升09年达到3000万
2006年,胶南开始探索实施“以创业促就业”的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农民创业扶持基金”,对农民创业小额贷款进行90%贴息补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007年和2008年,胶南市又将创业扶持基金规模提高到2000万元,增加对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
张大勇说:“胶南作为最早鼓励农民创业,设立农民创业基金的地区,在目前国家号召扩大内需,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的时期,胶南市会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扶持。2009年,胶南市预计再增1000万元的农民创业扶持基金。”
截至去年10月末,胶南市农村信用社共发放创业贷款2.6亿元,受益群众6500户。
申请贷款无需证件“一指通”
张大勇在采访中表示,农民在胶南申请创业贷款,非常方便、简单。无须携带其他证件,也无须找信贷员,走到柜台上,只需把手指向服务终端一按,农户的个人信息一目了然地在电脑上显现出来。审核无误后,办贷人员代替客户填制借款凭证,登记贷款发放纪录,客户只须在借款凭证上签字、按指印即可。
这种被称作贷款“一指通”的做法只是胶南市农村信用社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方面。近年来,胶南市农村信用社坚持植根地方、面向农村、服务“三农”的方针,积极做好创业扶持基金的发放工作,对推动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农村大学堂建设 农民接受再教育
“新农村大学堂建设”是胶南扶持农民创业的又一大亮点。张大勇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我们不仅仅是要实现农民的转移就业,更是要实现农民的可持续就业。”
“新农村大学堂建设”就是致力于在教育农民、组织农民的同时提高农民素质、富裕农民,着力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大村镇通过设立“新农村大学堂”,配套建设专项实训基地,对1300多名农村妇女进行服装缝纫技能培训,引进服装加工企业和订单,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截至目前,胶南市“新农村大学堂”遍布全市的17个镇和街道办事处,近几年全市累计培训6万多人,其中有1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转移就业4万多人。(青岛新闻网记者 孙璐璐)
青岛新闻网“志强跑会”团队
记者李志强(左):网聚人气,新闻更加精彩。记者庞为(右):凡事讲方法,不说不可能。
记者王国强(左):业余的心态,专业的精神。记者孙璐璐(右):有想法,有方法,有做法。
记者朱颖(左):向成功者学习。记者王安(右):立即做,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