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内双埠附近的沙洲 王建亮 摄
胶州湾作为青岛的母亲湾,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图为一艘货轮行驶在胶州湾口。 王建亮 摄
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早在6000年前就有东夷先民在胶州湾周边繁衍生息。春秋中期,胶州湾形成了琅琊、即墨等中心城市,成为齐国东部政治、经济、文化和航海中心。战国时期,胶州湾以“少海”之名著称于世,古籍中就有“齐景公游于少海、六月不归”的记载。
回 顾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城市的发展与胶州湾密不可分。在充分吸纳部门、专家和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促进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对城市发展面貌的又一次深刻性重塑,是对城市资源的又一次高效整合,是对城市竞争力的又一次强力释放,是对城市发展水平的又一次大幅提升。在2009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一城市发展战略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他们在对于环湾保护、拥湾发展中涉及的河道生态化整治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为青岛发展献计献策。
胶州湾曾患“生态之痛”
胶州湾被称为青岛的母亲湾,它位于黄海中部、山东半岛西海岸,周边行政区域包括青岛市区、黄岛区、胶州市和胶南市,是一扇形的半封闭天然海湾。最新的测量数据显示,胶州湾东西宽27.8公里,南北长33.3公里,岸线长210公里,水域面积为362平方公里。“在二十年的时间里,青岛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遗憾的是,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特别是胶州湾生态环境而言则是很大的破坏。”青岛市社科院研究员、青岛市城市建设发展专家委员会专家张树枫表示,胶州湾的“生态之痛”有五个方面,一是水域面积不断缩小,海岸线不断变动;二是纳潮量逐渐降低,自净能力不断减弱,三是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恶化;四是湿地面积不断缩小,功能退化;五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质量下降等问题。
建设污水厂截“污龙”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改善胶州湾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大了环湾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工业污染治理力度,有效削减了污染物排海总量,胶州湾大部分海域水质趋于稳定,环境污染加重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市政协委员、市环保局总工程师王军提出,随着“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在全市形成广泛共识并加快实施步伐,环湾地区人口的高度聚集和经济的新一轮快速增长,胶州湾的生态环境问题将变得更加敏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河道整治是重中之重
王军委员认为,“环湾保护”是“拥湾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实施“拥湾发展”战略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强化对环湾入海河流和其他陆源的污染治理,减少胶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是提升胶州湾环境容量、全面实施“拥湾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保障和根本性措施。环湾河道的生态化整治正在成为青岛市“环湾保护”战略实施的重点和聚焦点。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流域面积在8000平方公里以上,具有极大的经济、旅游开发潜力,但目前我市河流的状况并不容乐观。”王军委员认为,以往的河道改造工程很少考虑到全流域的生态平衡,只是片面追求河床的简单硬化和截弯取直,偏重于河道景观的美化和亮化等。采用大量硬质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化河底,破坏了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河道生物多样性极差,使河流失去了河水自净的能力。硬化的河床会在阳光照射下使河水水温迅速升高,导致传染性病菌等在水中大量繁殖,严重危害沿河流域居民的健康,而且会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