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抵制网络低俗之风
·青岛市第二届运动会口号会徽评选
·名医访谈: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
·45万元现金大奖征集创意作品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08版> 正文 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运力紧张不是否定实名制的理由
 

青岛新闻网 2009-01-19 13:02:47 成都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作者:山隐

    自15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回应网友提出“为何铁路售票不能实行实名制”时声称,中国铁路实行实名制难度很大,成本太大。据1月18日《新京报》消息,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跟进回应称,铁道部通过对“实名制”的调研分析,认为实行实名制以后,丝毫不能增加运能,只能增加中间环节的工作量。

    不管是王勇平的“实行实名制购票的难度很大”,还是张曙光的“只能增加工作量”,都
是一种并未“开动脑筋”的行为。实际上,购票者只需出示身份证,通过售票窗口外的一台扫描仪把信息打印在车票上,规定一张身份证只能购一张票,列车员再核对身份证号码,这样的程序设计并不难,更非高成本、高难度。虽然不能增加列车运力,但却可以基本解决“一票难求”问题。

    拿同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的印度来说,他们实行火车票购票实名制已近百年,百年前没有如今的信息处理技术,他们都能长期而有效地运行,可见我们的问题不是出在硬件技术上,而在软件服务观念上。可见办法不是没有,关键是我们愿不愿意去尝试。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一股什么力量阻碍着购票实名制呢?我认为是一种潜在利益考虑在起作用。而“运力不足”等,是只强调客观因素避开主观努力的行为。

    春运已开始,现在立即搞购票实名制已不现实。但铁路部门须从胡锦涛总书记指示“铁道部要开动脑筋”的这一声号令中尽快警醒,采取补救措施扭转当前对公开监督购票不利的局面。比如在购票处安装视频系统,让那些老站队购多张票的票贩置于曝光,这也能将售票室更透明。再在春运后启动来年春运铁路购票实名制硬件添置系统,还公民“一票易求”权利。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