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晶锐华中区济南炫耀上市
·周四利群总裁徐恭藻做客新闻网
·中国人保青岛高管9日做客新闻网
·周五海信实业董事长周涛做客新闻网
新闻中心>半岛网闻> 正文 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38岁儿啃老硬赖在家 终日混在老人堆中打扑克
 

青岛新闻网 2009-01-09 07:05:42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孩子啃老啃跑家中二老

    “我父母撇下我跑了!”1月7日,一个奇怪的求助电话打进早报新闻热线82888000,求助人叫王建(化名),今年28岁,家住四方区瑞昌路。当问及父母离家原因时,王建支支吾吾,费半天劲才挤出一句话:“大概是让我逼走的吧。”王建说,可能自己过于“啃老”逼得父母离家出走。他说,看了早报最近报道的一位八旬修鞋匠孙大爷,心里触动挺大,“我也该改改了,爸妈你们快回来吧。”

    什么是“啃老族”?记者多方查询,始终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这个族群的规模正在加速壮大。根据搜狐与上海青年报的一则调查显示,在中国的城市里,有三成年轻人靠“啃老”过活,六成以上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有关专家指出,在这个庞大数字的背后,隐藏着种种社会问题和潜在危机,“啃老”困局已到了不可不破的时候了。

    父母都已走 我还能啃谁去

    王建目前在惜福镇一家货代公司工作。“我这辈子就是不顺。”王建是家里独生子,从小受父母疼爱。因为高考没发挥好,王建进了高职校。毕业后,王建开始了“家里蹲”的生活。头一两年,王建还经常跑跑人才市场,但求职屡屡受挫以后,他跑人才市场的次数越来越少,后来就干脆不去了。

    “在家里住着挺舒服的,就是父母整天唉声叹气。”王建说,呆在家里的日子非常无聊,他主要靠玩电脑游戏消磨时间,虽然也报了很多培训班、辅导课,但学学就感觉没什么用,几乎没有一门课程能坚持到底。除了上街帮家里买点油盐酱醋,王建几乎不见外人,偶尔能找同学玩玩,“一般不说工作,说我也敷衍过去,不上班不是好事。”在家的日子里,王建隔三差五就能从母亲那里领到一二十块钱零花,他自己花得也很节省,最大开销就是买喜欢的漫画和杂志。

    2007年年初,王建的舅舅帮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洋酒行跑业务。干了没几天,王建就跑回家了,“不是我挑活,实在干不了,净往里搭车钱,卖不出去酒。”王建说,这份工作不适合他。接下来,在亲友的安排下,王建又先后尝试了多份工作,都没有干长久的。去年10月,王建终于在父母的安排下,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在货代公司负责收发材料。

    虽然每天都要坐一两个小时的车,但王建仍坚持不住宿舍,天天回家吃饭睡觉。后来实在跑得太辛苦,上月中旬,王建第一次搬出了生活28年的家。尽管如此,王先生还是天天回父母家吃饭。1月3日是周末,当王建再次回父母家时,却发现门上挂着一把新锁,等了半天不见父母回来,王建又打了一圈电话,最后确定:父母撇下他跑了。“我不知道怎么办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啊?”王建惶恐地说,他的衣服还都放在家里,现在已经没有衣服换了。

    王建说,前几天早报报道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八旬修鞋老人,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他已经决心改掉懒病,“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吧。”

    38岁儿子硬赖在家里不工作

    “能不能帮俺儿子找个活儿啊?”昨天下午,当记者赶到八大湖街道办采访时,正巧碰上了到那里求助的魏大娘。年过七旬的魏大娘是八大湖街道的老住户,直到现在,她和老伴还在养着自己38岁的“大儿子”。

    “俺儿子命不好啊。”魏大娘拒绝了记者采访她儿子的请求,不希望儿子丢这个人。魏大娘说,她儿子姓宋,从小就乖巧听话,毛病就出在太老实了。打小就离不开父母,上了学也常受人欺负。后来,魏大娘托人帮儿子找了份在商场运货的工作,可干了没几年,她的儿子就因为单位效益不好,被辞退回家。自打前年回家以后,魏大娘的儿子就事事不顺,“干保安吧,我担心孩子被打;做买卖吧,我担心他赔钱;就连看个车子,我也担心掉车。”魏大娘说,看到她的儿子越发沉闷,她也不敢再逼儿子出去找工作了。可是,看着儿子每天都混在一帮老人堆里打扑克,魏大娘心里很不是滋味:“一群白头发的,就我儿子是个黑头发的,太扎眼了。”

    “给她儿子找工作真困难。”八大湖街道办的贾淑芳主任说,以前也给魏大娘儿子推荐了好几份工作,但他都没看上眼,“在李沧工作,他嫌离家太远;干警卫,他又觉得危险性太大。”

    青岛大学社会学系孟天运教授

    “啃老”现象是内敛社会产物

    孟教授介绍,“啃老”并非仅发生在中国,其实在不少东方国家都存在这样的社会现象。西方国家强调个人生命意识,孩子成年以后,一般就要离开家庭,自立门户。中国社会属于内敛型社会,更容易滋生“啃老”现象。孟教授认为,“啃老”现象的产生存在传统与现实的双重原因。从传统角度看,长达数千年的自然经济发展历程,使得中国社会更重视生存成本的降低,因此就强调团聚、群居,因为住在一起可以节约很多开支,比如照明、取暖等。这就使得成年子女依附家庭有了历史及社会的“依据”。再从现实角度来看,严峻的就业形势、并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及教育体制的失职,都是“啃老族”产生的直接原因。

    青岛大学求职中心主任解涛

    老人过于“护犊”换来孩子寄生

    解涛介绍说,虽然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往往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迷局,但这只是一种表现和集中爆发,关键原因还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及家庭责任意识。

    解涛指出,无论从社会教育,或者从家庭教育来说,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孩子求职能力、求职资源的培养上,很多父母不让孩子做家务,除了学习以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代劳,换来的就是孩子寄生心理的增强,感觉父母抚养自己是天经地义的责任,而缺乏对等的责任意识。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踏上社会以后,依然事事代劳,限制孩子的自主择业,加剧了“啃老”问题。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