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地震震惊了全中国,震动了全世界!灾难瞬间震垮了大量房屋,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更对无数受灾群众留下了沉重的心灵创伤。受伤的心需要同情和关爱,需要心理援助。 地震发生后不久,许许多多心理援助专家和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赶到灾区,开始了默默耕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怀着对灾区人民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地震后迅速制订了“512·我要爱”心理援助行动计划,并于5月15日派出第一批由心理专家组成的心理援助队伍奔赴灾区。迄今为止,该所已在绵阳、绵竹、德阳、什邡和北川建立了5个心理援助工作站,派出近200名所内外专家,培训心理援助志愿者800余人。他们不辞辛劳,克服种种困难,走访一个一个帐篷,尽力深入受灾群众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感所想,并通过检测、访谈、咨询和做游戏等手段帮他们舒缓情绪。一个多月来,已进行个体访谈3000余人次,对怀有严重心理创伤的受灾群众进行深度访谈700余人次,对学生和受灾群众进行团体辅导150余次,举行现场大型报告80余场,听众近2万人,帮助幸运活下来的受灾群众坚定了好好活下去的信心。
6月25日,中科院心理所绵竹工作站的心理援助志愿者在指导灾区临时学校的学生做“信任背摔”游戏,以增强学生的信任与责任感。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6月25日,心理援助志愿者在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缓解灾区学生的恐惧心理后,与学生一起高喊“我们是有力量的,我们什么都不怕”。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6月26日,中科院心理所专家在抚慰一位在地震中失去父亲的男孩。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6月24日,为了增强灾后小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责任感,绵竹体育场安置点临时小学的学生们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做“寻找宝藏”的游戏。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6月26日,一位灾区女孩在与心理援助志愿者交流后开怀大笑。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6月26日,针对儿童不善语言表达的特点,中科院心理所专家指导绵竹市五都小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想所见画出震前震后不同的情景,舒缓内心压力。五都小学在地震中有130多位师生遇难。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6月24日,绵竹体育场安置点临时小学的学生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写出自己的内心祝福并与同学们分享。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6月25日,中科院心理所绵竹工作站的心理援助志愿者在指导灾区临时学校的学生做“信任背摔”游戏,以增强学生的信任与责任感。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6月25日,中科院心理所绵竹工作站的心理援助志愿者在指导灾区临时学校的学生完成“信任背摔”游戏后与学生们手拉手欢呼。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