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6月17日报道 最近几个月,除了深圳等少数几个城市房价出现明显下跌外,其他地区房价几乎没有大的下调,一些热点地区房价仍在上涨。
现在,在媒体上,一些专家和部分地产商出来表态,认为房价要下跌;另一方面,一些地产商开始捂盘,保持市场供给的紧缺。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另类“滞胀”——销售停滞、价格微涨。
这种“滞胀”的形成无疑使房地产市场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大
家不知道该买房还是该卖房,目前很多购房者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持币观望”。在记者采访的购房者中,大多数人表示,在很大程度上,持币观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体上对房价下跌的各种报道。
那么,房价到底会不会下降呢?
从记者走访的情况看,虽然很多开发商仍守着原有的价格不变,但为了刺激购房者的胃口,他们也采取了优惠折扣或者赠送物品等方式。不过,这些优惠措施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拿一位看房市民的话来说,“越是打折越觉得房价会跌,所以还是观望为好”。
房地产商似乎也不仅仅只选择打折这样的促销方式,很多开发商把楼盘“化整为零”,选择逐步开盘的方式,以减少同一时间内市场房源的供给。这看似是开发商“捂盘”,但似乎也透露着一种无奈。试想,如果市场房源供给充裕而需求仍然不足,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声音支持房价下调。目前这种供需的“紧平衡”,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房价滞而不跌。
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房地产商还是购房者,似乎都在“憋着”,一方是憋着少上些房源,保证房价不落,另一方是憋着等房价下落。因此,这种“滞胀”的局面恐怕不能持续太久。时间长了,房地产商资金供应难以为继,而具有真实需求的购房者也不能太久持币而不购房。
现在的疑问是,哪方面会胜利?从目前的形势看,开发商的资金链问题将是市场变盘的关节点。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估计,在目前的需求状况下,维持现在的开发节奏,今年我国房地产业将出现4000亿元-5000亿元左右的资金缺口。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不能弥补这些资金缺口,房地产商将不得不“拆房子卖地”。目前的政策并不支持房地产开发贷款,也不支持满足投机需求的个人住房贷款。同时,股市低迷又使通过上市和再融资获得资金的愿望难以实现。因此,如果新增资金跟不上,加快售房回收资金将成为一些房地产商的唯一出路。
上海:新盘表现抢眼
□本报记者李良上海报道
作为本轮房地产牛市的领头羊,上海楼市价格仍较为坚挺,但成交量持续萎靡。
新盘放量上市
5月份,上海楼市经历了一波新盘放量上市的高潮,部分楼盘仍然涨价销售。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共有161批商品房源上市(剔除动迁配套房),推出178.83万平方米新房源,环比上升38.1%,略高于去年同期的176.59万平方米。如果加上10个推迟上市楼盘的最少30万平方米供应量(预售要求新盘首推最少3万平米),5月楼市的推盘量将远超去年同期。而在这些集中上市的房源中,只有3个楼盘售价小幅下滑,而老盘新推房源中,有35个楼盘价格出现上涨。
5月涨价的楼盘中,表现抢眼的是位于徐汇区的百汇园。记者在网上公布的数据中看到,百汇园在2007年4月份推出的房源报价为16800元/平方米;到了2007年底,报价就飙升至28000元/平方米;2008年5月份,新推房源报价升至42000元/平方米。但网上房地产的数据显示,尽管不断提价,百汇园2007年推出的房源仍然处于在售状态。据介绍,百汇园上月新推楼盘的成交价事实上远低于公开报价。
成交持续低迷
尽管开发商们热衷于提价,但市场给他们的反应却是一盆冷水。在价格上扬的同时,上海楼市的成交量持续萎靡。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5月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成交量虽然环比分别上涨9%和6.4%,但与火热的去年5月不能相提并论,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只相当于去年5月的44.5%,同比下降55.5%.供需比方面,5月商品房的总成交量只有143.31万平方米,供需比达到1.24:1.其中,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为104.28万平方米,供需比更是达到1.28:1.
比成交量萎靡更令业内关注的是近期发生在上海普陀区的一起开发商退地事件。2007年,上海志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上百轮的竞价,最终以11.04亿元的价格拍得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4号东南地块,而这块地的起始拍价不过3.14亿元,该地块也因此成为普陀区当年的“地王”。不料今年传出消息称,该地块将于近期重新面向市场竞拍,因为上海志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因为自身原因放弃了这块“地王”,在开发商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此外,有消息称,此前一直在上海耗资百亿之巨收购房产的摩根斯坦利开始在上海出售旗下物业,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外资是否撤出上海楼市的关注。
分析人士认为,银根紧缩显然已经对开发商造成重创,但上海由于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尚未扭转,使得房价仍然居高不下。外资在上海楼市中所占比重较高,其未来抉择对上海楼市未来走向至关重要。因此,购房者在分析上海楼市时,除了关注政策因素外,也不可忽视外资的动向。 (记者 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