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科技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马丽赵竹青)2008“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本次论坛聚焦汶川地震,举办第71-74场主题报告会,为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建言献策。第71场报告的主题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强烈地震》,由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滕吉文主讲。
滕吉文说,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地震发生是在咄咄逼人,从全球大地震
的发生与发展来看,21世纪以来近10年的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强烈地震频频发生,特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7级以上地震连年发生。
滕吉文表示,2001年全球8级强烈地震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阶段,共发生了6次8级以上地震,分别是2001年萨尔瓦多8.0级地震;中国昆仑山口8.1级,2003年日本北海道8.0级地震,2004年苏门答腊9.1级,2005年苏门答腊8.5级,2008年汶川地震。10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8.5级以上地震7次,分别发生在1920、1933、1950、1960、1964、2004、2005年,2004年12月29日苏门答腊9.1级特大地震打破了全球8.5级以上地震长达40年的异常平静,这表明全球地震可能已进入新的位置。
滕吉文指出,东南亚地域大地震的发生与发展,当今东南亚及其周边是强烈地震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域,2001年困宁陕口8.1级强烈地震发生以后,俄国、中国、蒙古交界处发生了7.9级地震,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当今全球大地震活动相对集中于欧亚板块东南部及其边缘地带,同时2002—2008年间我国大陆6级以上地震频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