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有望出台,并上报国家审批。记者昨日从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七次会议上获悉,我市今年的人代会议案锁定了轨道交通,将李沧代表团李其温等28位代表提出的第2号议案,和市南代表团张立强等12位代表提出的第18号“关于加快推进发展轨道交通的议案”,并案作为大会惟一议案。议案建议尽快编制完成青岛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力争年内将该项目上报国家审批。
缓解拥堵:
建设轨道交通越早越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交通拥堵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青岛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不采取有力措施,交通问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成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议案提出人之一的李其温介绍说,近年来,我市投入大量财力进行道路设施建设,道路通行能力得到较大改善,但机动车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道路增长速度。
议案提出,要应对私人汽车飞速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避免因汽车过度发展造成城市交通瘫痪,必须为市民出行提供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惟一出路就是建设轨道交通,尽快构建起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立体化、现代化公交体系。青岛建设轨道交通南北线和东西线,将极大带动北部城区的快速发展和西部老城区的改造、复苏,对缩小南北差距、促进东西均衡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建设势在必行,且建设越早,成本越低。
项目进展:
地铁一期前期工作已完成
议案提出,轨道交通以其“大运量、低污染、低耗能、低噪音、高速度、低成本、占地少、全天候”的独特优势,应当成为我市发展公共交通的重点。
我市轨道交通前期准备工作较充分,并具有独特优势。目前我市完成了地铁一期工程前期工作、线网规划、试验段项目施工等工作,通过试验段工程建设完成了相关试验课题。李其温在接受采访时说,青岛市有得天独厚的花岗岩地质,地铁隧道和大部分车站采用暗挖钻爆法施工,土建成本比外地城市同类项目低1/3至1/2。同时,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已具备地铁车辆整车生产能力,为青岛地铁车辆设备和检修提供了便利条件,可降低项目初期投资和运营成本。
“我市已具备建设轨道交通的经济实力。”议案中说,依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申报地铁项目的条件包括城市GDB达10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1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不低于300万人、建设线路客流单向高峰每小时达3万人以上。我市各项经济指标远超以上条件,与已建成和开工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相比,地方财政收入高于重庆、大连、长春、武汉、南京等城市。
新闻链接
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市汽车保有量已近60万辆,年新增近10万辆,增长率高于20%,其中新增私家车占新增汽车的80%。
机动车迅猛增长使道路设施迅速饱和,道路交通状况在短暂缓解后迅速恶化,部分路段拥堵严重。如东西快速路一期通车,仅一年多时间即出现拥堵现象并日益加剧。
从公共交通方面来看,截至2006年底,我市公交车达到3438辆,公交线路234条,长度2800多公里。虽然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网络,但伴随而来的是交通拥挤、车速减慢、大气污染、事故频发、无处停车等问题,至今没有出台比较理想的应对策略,已成为市民反映突出的热点问题。 李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