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迪拜的足球高端论坛上,中国申办2018年世界杯再次成为一大热点。以中国承办奥运会这样大型赛事的能力、迅猛发展的综合国力带来的强大后盾,申办世界杯绝非不可能。然而,最让我们缺乏底气的,或许正是中国足球低下的水平,以及目前青少年足球发展的缓慢步伐。
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佐证了中国足球的土壤正日趋贫瘠。作为参加2018年世界杯的1992年龄段适龄球员,目前在足协注
册的仅有109人。相比5年前,这一基数足足缩水了近10倍之多。难道我们真的仅以全国范围内的109名球员为班底来打2018年世界杯吗?
109人冲击2018世界杯
中国足协有意申办2018年世界杯,这不失为一条捷径。如不能以东道主身份亮相,那么2018年世界杯,中国已经跌倒在了起跑线上。1992年龄段适龄球员,10年之后正值当打之年,但据有关部门统计,这个年龄段全国适龄球员总共只有109人。显然,以109名球员为班底来打2018年世界杯,无异于天方夜谭。
根据足协青少部提供的数字,1985年和1986年出生的球员(即08国奥队适龄球)在足协注册的总人数为1550人。其中,1986年出生的球员为380人左右。1987年和1988年两个年份出生的球员在中国足协注册的总人数为1100人。参加今年全国U19青年联赛(即1989、1990年龄段)的,全国虽有32支队伍,但总共只有720人!这就是说,等2012年伦敦奥运会预选赛开始时,中国国奥队的选拔范围就只能局限在这720人!
1550———1100———720———109,直线下降的趋势一目了然。
青少年足球人口18年缩水20倍
在2007年11月19日结束的全国青少年足球发展工作研讨会上,中国足协副主席杨一民公布了另外两个数字。其中之一是青少年球员注册数量,另外一个是足球学校的数量。锐减———这两组数字用一个词完全可以概括。
根据中国足协球员注册信息系统显示,在1990年至1995年间,我国参加足球运动的青少年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的65万人;在1996年至2000年间,降至61万人;2000年至2005年,急剧下滑为18万人;而目前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数据库中只有区区3万多人。另一项数据———足球学校的数量,在经历了职业化初期短暂的辉煌之后,如今也大踏步地后退,从鼎盛时期的4300多所下滑到20多所!这种下滑势头是全国性的。大连是中国闻名的足球城,最多曾拥有二十七八家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有3000多名青少年运动员,现在一家也没有。在沈阳市足协注册的青少年人数也逐年减少,从最高峰1998年的2500人锐减到2007年的不足百人,注册的训练单位也由1998年的25家业余俱乐部、足校减少到今天的5家俱乐部。
中日足球 5选1与600选1的差距
目前张宁带领的1992年龄段国少队,就是从109名全国适龄踢球的孩子中选出来的。一支球队按照20名球员计,是“5里挑1”。据日本足协副主席小仓纯二介绍,以1990年龄段的日本少年队为例,该队20名球员是从日本600多支队中选出来的。按一支队伍20人计,这支日本队是“600里挑1”。
客观情况是,日本注册球员比中国多很多。我们现在全国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不过3万多人,可仅仅是日本东京的青少年注册球员就有6万多人。日本从U12年龄段就有全国联赛,而中国到U15才有,并且很不普及。日本不只各个俱乐部有梯队,各所大学、高中、初中甚至小学都有自己的梯队,并且相互间经常比赛。日本对学校足球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他们在全国普及足球,向在校孩子提供优良场地。各个学校联盟、大区联盟组织比赛选拔队伍,再参加全国联赛,年轻队员参加比赛的机会非常多。
篮足PK 4亿篮球迷逼迫第一运动让位
近两年,篮球、足球谁是中国第一运动的话题曾引发各自拥趸的激烈争辩。已经退居二线的中超设计者郎效农一句“易什么联,我不认识”,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不可否认,中超联赛的上座率、商业价值,包括国家队受到的关注度仍远超篮球。但是,如果论及在基层的普及,恐怕足球已经落入下风。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已有超过4亿的篮球迷,其中超过三成是青少年。而篮球场更是遍及全国的成千上万个乡村和社区,而且在目前阶段,篮球庞大的群众基础仍处在上升阶段。
未来在哪里
足协谋略 青少年培养重走职业化前老路
中国足协抛出一个青少年球员培养的新方案:20岁以下队员都回归地方体育局,恢复各省市竞技队,然后是足球班、学校足球。
日前结束的昆明足协会议上,中国足协抛出了一个青少年球员培养的新方案:20岁以下的队员都回归地方体育局,回归政府。重新恢复各省市竞技队,然后是足球班、学校足球。球员20岁以前在地方,20岁以后可以转会成为职业球员。全运会的时候,地方可以用20岁的队员。
足协认为地方有全运会任务,就会比现在的俱乐部更加认真地培养青少年球员。谢亚龙表示:“我们要把足球重新装回到中国体育的大盘子中。”据悉,这个方案有望在2009年全运会后实施。
地方思路 申思率先向少体校模式宣战
“幸运星足球俱乐部”董事长申思说:“在我看来,少体校的专业化训练已经被证明是走不通的,这条路只会越走越窄。”
申思、祁宏、张勇3位昔日申花名将,目前已投身青少年足球培养中。他们与前七斗星队副总经理易文兵一起创办了“幸运星足球俱乐部”,正在努力走出一条青少年培养的新道路。幸运星足球俱乐部目前已经在上海各区足球传统小学都设了分部。申思表示:“等到时机成熟,我们会在小学生中组织足球联赛,继而推广到中学、高中联赛。”
“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我相信,依托文化教育的训练方法,是让中国足球强大起来的正确途径。”俱乐部董事长申思语气中充满信心,“如今家长都很理智,知道国家队是足球运动金字塔的最顶端,而大多数球员都是铺路石,他们对自己孩子今后进国家队的几率是多少心里会有数,所以也不可能让孩子放下文化课,沿着踢球这条路走到黑。至少在我看来,少体校的专业化训练已经被证明是走不通的,这条路只会越走越窄。”所以,现在我这个俱乐部的孩子,每天在学校正常读书,放学后参加专业训练1个半小时,训练结束照常晚修、做作业,成绩好的小朋友我们还提供奖学金。”
“幸运星足球俱乐部”现有300多个孩子,100多个是专业队员,其余则参加双休日足球兴趣班。
◇典型个案
根宝成功却折射中国足球悲哀
徐根宝率领东亚成功冲入中甲后,根宝基地模式成为中国足球上下推崇的楷模。不过,日前谢晖对于恩师的一番评价恐怕更能引发我们的深思,“徐指导的成功,恰恰折射出中国足球的悲哀。”
在国外多年的谢晖直言,“徐指导投身足球的精神以及个人能力毋庸置疑。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从1995年我们老申花一批人,到有线02,再到现在的东亚,徐指导带一批人,就带活了一个俱乐部,甚至影响到一期国家队的成绩,这肯定是不正常的。徐指导个人无疑是成功的,但另一方面,充分暴露了中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的贫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