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南湖国旅·西部假期全程支持的本报“奥运中国大扫描”采访团找到了“青岛申奥第一人”王志敏,10 年前,就是她第一个把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申办信息告诉了青岛市政府,最终促使青岛下定决心申办奥运会帆船比赛。
“你长得很和蔼!”这是记者首次见到王志敏时说的一句话,没有想到记者这句与老人家搭讪的话却让刚刚要打开话匣子的王志敏眼眶湿润了。“我这一生和帆船有解不开的情缘,”王志敏告诉记者,“我只是一个老太太,我只是做了一个青岛人应该做的。”
青岛申办奥帆赛成功后,王志敏从媒体的聚焦中退出,安度晚年。如果不是因为本报采访团是远道而来,她是不会接受采访的。现在她最希望的是像其他青岛市民一样,静待奥帆赛开幕,喜看蓝天碧海上升起的点点白帆。
今年67岁的王志敏,与帆船打了几十年交道,为了能够举办帆船比赛、开展帆船运动,她曾经几乎倾家荡产!王志敏年轻时是一位帆船运动员,在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时曾经入选了当时的山东省六桨舢舨队。此后,她又先后进入过山东省航海多项队、山东省赛艇队。
1986年,为了在青岛普及帆船项目,培养更多优秀运动员,王志敏与丈夫一道成立了中国首家私人帆船俱乐部——邹家帆船俱乐部,并开始尝试制作先进的玻璃钢OP级和激光型比赛帆船。1990年北京亚运会帆船比赛用船就是由他们的俱乐部提供的。
1991年,王志敏和她的俱乐部向亚洲帆联申请举办第二届亚洲OP级帆船锦标赛,这也是大型国际帆船赛首次落户青岛,开创了国内首次由个人举办国际比赛的先河。在那届亚锦赛上,王志敏的俱乐部从申办到筹备到准备器材,全部由自己完成,没花国家一分钱。她和全家7口人一共造出了45艘OP级帆船,创造了一个奇迹。
2001年,王志敏再次由自己的俱乐部承办了第39届世界OP级帆船锦标赛。这一次,王志敏仍然依靠自己的俱乐部在半年内造出了350条符合国际标准的帆船。由于缺乏资金,她甚至把大儿子的奔驰车和自己的两套房子都抵押了,可以说是倾家荡产。一直到2007年,才把这笔贷款完全还清。
第一时间通报申办信息
一个小小的帆船俱乐部,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为何如此执著的要在青岛申办帆船比赛?
一生与帆船运动打交道的王志敏是这样回答记者的。“帆船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看一个国家富强不富强,只要看他们的帆船运动就行了。”
1998年10月,当王志敏到北京向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申办2001年世界OP级帆船锦标赛时,无意中发现由秦皇岛市委书记带领着一个11人的团队向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奥申委申请承办帆船比赛。“秦皇岛能申办奥帆赛,凭什么青岛就不能?”王志敏告诉记者,当时她的念头就是“青岛依山傍海,天时地利等条件都更优越”。
抱着这个念头,王志敏从北京回来一下飞机直接就去了青岛市体育局,此后她又数次找有关领导汇报情况。连市政府的很多工作人员都认识了这位风风火火的老太太,一位工作人员面对这个“难缠”的老太太曾经很不理解:“离奥运会还有10年呢,就这么忙活!”
情急之下写信给市委书记
对于当年的这段历史,王志敏对记者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只是一个老太太”,青岛能够申办成功,还是多亏了市领导的大力支持。
1999年5月、6月,青岛市政府的领导两次去北京递交申请,正式拉开了申办的序幕。由于1999年7月15日是申办奥帆赛的截止日期,时间非常紧迫。1999年7月3日,心急的王志敏壮胆给当时的市委书记张惠来写了一封信。
昨天,在记者的请求下,王志敏让记者抄下了那封信(底稿)的内容:“我已经60岁了,是一个平民百姓,争办奥运帆船基地,我无怨无悔,我全家两代人从事体育工作30多年,我懂得体育大赛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
在信的结尾,王志敏写道:“这次决定将是青岛流芳百世的大事记。”
当时的青岛市领导很快对这封来信作出了反应,1999年7月5日,市政府研究部署了青岛市争办2008年奥运会海上项目的具体方案,出台相关文件。
2001年,随着北京获得奥运申办权,青岛承办奥帆赛也最终落实,王志敏的申办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做了一个青岛人能做的一切。”王志敏反复向记者讲,“对于帆船这项运动,我会做到最后一口气”。
实际上,王志敏的一家都和帆船运动分不开。她掏出了一家人的照片,给记者介绍外孙和孙子,她说在家里,由于一家人都从事过体育,在帆船这项事业上,一家人没有分歧,是一个典型的帆船之家。
“鲜花和掌声都是暂时的,只有历史才是永恒的。”王志敏对记者说,作为一个青岛人和帆船人,“在帆船这项事业上,我无怨无悔,我笑对苍天。”
明星感悟
我与青岛:缘分的天空
青岛和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我与这个蓝天碧海的城市只能用“缘分”来形容。
我在运动队的时候,山东足球队有很多青岛籍的球员,他们都是我非常好的朋友。每次来青岛比赛,我们都会在一起相聚,无论在海边还是城市的角落,欣赏着四周景色,品尝着青岛啤酒,交流着彼此的信息和感受,那种亲切的感觉就像在广州家乡一样。
山东队青岛籍球员中,与我关系不错,同时名气最大的当属宿茂臻。他比我年龄要小一些,当年在他状态最好的那个赛季,还应邀作为“外援”代表广东队参加了那一年的省港杯比赛。我们赛前一起在顺德集训,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另外,原山东队门将、现青岛队守门员教练王维满与我更是亲如兄弟。因为都是守门员的关系,我们一直都保持联系和交流,以前当球员的时候是交流守门技术,现在当教练了是交流训练细节。王维满事业心非常强,这也是他最令我敬佩之处,在他的调教下,青岛队又涌现了好几名不错的守门员苗子,其中他的弟子李帅还被沈祥福指导相中,被引进到了广州医药队。
这次因为“奥运中国大扫描”活动,我再次来到青岛,又见到熟悉的老朋友,同时更切实感受到青岛人民的热情。奥帆赛给青岛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城市变得更加美丽了,我也希望我的这些老朋友们能乘着这股“奥运东风”,取得更大的成就。(特邀体育明星:孔国贤 口述 市民记者:袁斌 整理)
市民记者
千里走单骑的老外
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省的Sebestien Rosa有个中文名叫“侯深明”,去年5月,他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从广州出发来到青岛。侯深明计划在青岛住两年,主要为了学螳螂拳,不过,他现在还没有找到师傅。
“你对青岛印象如何?”我问这个大个子。
“你看我现在住的地方,到处都是绿树,很舒服。”
“青岛办奥运帆船比赛,你会去看吗?”
“哦,比赛嘛,嗯……到时候再说吧。”侯深明耸耸肩,毕竟他最喜欢的项目是武术。
受我的邀请,侯深明很乐意地和他千里单骑的“宝马”合影了一张(见上图)。 (市民记者:袁斌)
对话名将
广东奥运亚军嫁做青岛媳妇
张小冬:44岁,广东湛江人,现任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运动学校副校长。1984年获世界帆板锦标赛冠军,是中国队第一个帆板世界冠军;1992年,获得巴塞罗那奥运会奥林匹克航线赛银牌。
昨天下午,巴塞罗那奥运会帆板亚军得主张小冬在北京接受《广州日报》“奥运中国大扫描”采访团电话采访时说,可以预见青岛将会是中国帆船运动的中心。
对来自家乡的媒体,张小冬感到格外亲切。她告诉记者,自己在湛江出生,18岁转到汕头训练,练了四五年。期间获得了世界帆板锦标赛冠军,这是中国队第一个帆板世界冠军。这位广东籍的海上好手说:“我还会讲潮汕话呢,我们很多队员都是潮汕人。”
张小冬告诉记者,自己的爱人是青岛人,她1990年结婚,1996年正式到青岛工作,真正把根扎到了青岛这个“第二故乡”。“我其实很小就到青岛来了,国家队的集训每年都会到青岛来,我对这个地方本来就很熟悉。”而青岛人也很喜欢这位来自广东的“青岛媳妇”,还给她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外号:“海上圆梦人”。
今年奥帆赛在青岛举行,张小冬对中国队运动员的成绩最大的期待是“希望他们可以获得金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为中国队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文/本报特派记者:张顺亭、陈翔、卢迎新、史勇 市民记者:张海楠、王伟、袁斌、蔡绿妍 特邀体育明星:孔国贤 青岛报道
图/顾展旭 青岛传真(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