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得校庆3周年 英语免费学一年
·中信银行推出多款理财精品
·亚美欧成就您一生流利英语
·海尔热水器岁末让利大团购
·国家网络工程师就业紧急通知!!!
招商频道>头条图片> 正文
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青岛剑指东北亚物流中心

青岛新闻网  2007-12-10 12:58:3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物流业的盈利模式正在由原先简单的为客户提供货物运输服务,转变为为客户提供以最低成本实现全球资源最优配置的解决方案。

       整个行业因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如何顺势而动,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关系到青岛能否实现产业结构顺利升级与优化,加快推动全市经济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战略性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以东北亚物流中心为目标,这座城市正全力构建着加速物流业发展的坚实平台

       如果要追溯物流业的起源,这也许可以算作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在最早的贸易行为出现的同时,物流业便作为贸易的一个重要部分一并产生。

       在经济全球化已愈演愈烈的今天,人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在同步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的体系正在取代之前任何一种局限于某个区域的资源配置体系,并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而物流业,这个服务于制造业和商业的古老行业,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新武装下,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现代服务业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盈利模式也正在由原先简单的为客户提供货物运输服务,转变为为客户提供以最低成本实现全球资源最优配置的解决方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现代物流业正在迎来最佳的发展时刻。对于制造业产业集群已基本成型并拥有港口优势的青岛来说,大力发展物流业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显著提高制造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升级产业结构。

       因此,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全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是关系到青岛能否实现产业结构顺利升级与优化,加快推动全市经济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战略性问题。

       就在最近,记者从市交通委了解到,青岛明确提出了到2012年的物流业发展目标,提出要在五年内确立现代物流业作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地位,把我市初步建成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一幅宏大的物流业发展蓝图已经渐次展开。

       伴随经济发展,现代物流茁壮成长

       “物流业说到底还是一个服务业,它的成长空间有多大取决于地方经济总量有多大。”青岛市物流协会秘书长史晓青这样说。

       近几年来,青岛经济一直保持着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制造业产业集群布局已基本成形,而独有的开放式口岸优势也进一步凸显,这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6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05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2.7%,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9.5%。2007年上半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63.9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2.3%,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9.2%。从数据上来看,物流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除了宏观的数据之外,对物流业这样一个内容广泛的产业,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的侧面来感受青岛物流业近几年茁壮成长的蓬勃生机。

       完善的大交通综合运输网络是发展物流业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市港口生产性泊位已达到7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6个,20万吨级原油码头泊位1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3个;空港飞行区达到4E标准,航空货站达到3万平方米;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913.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30.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4.5公里,到今年底更是将突破700公里,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胶济电气化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已满足开行时速200公里列车的需求。

       物流园区的繁荣是青岛物流业发展的又一大特色。专为港口配套从事国际物流的前湾国际物流园和招商局保税物流园、专为海尔和海信等大型家电制造企业配套的中储物流园已形成规模;专为流亭空港配套服务的空港物流园和空港保税物流园(B型)、为农副产品加工配送出口服务的裕龙物流园已见雏形;专为半岛制造业发展配套服务的胶州湾物流园、周边卫星城市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都在规划和建设当中。

       作为行业的市场主体,物流企业的内部物流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我市开展了创建现代物流管理样板企业活动,选择部分国有大型企业先行试点,帮助企业解决物流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物流提高水平,实现企业品牌向现代物流的延伸。海尔集团创造了具有特色的“一流三网”现代物流同步管理模式,青啤集团与招商物流集团合资联姻,企业物流剥离外包被国家发改委誉为改革成功典范。

       在企业物流发展的同时,我市也积极加强与世界知名第三方物流交流,引进了联合包裹(UPS)、丹麦马士基、美国普洛斯、日本伊藤忠、韩国韩进、新加坡胜狮、冰岛怡之航、以色列以星、澳大利亚澳龙国际等30多家带动作用强、拉动力大的物流投资项目落户青岛。

       网络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是现代物流业与传统物流业最大的区别。目前,全市近80%以上大型物流企业实现了内部联网,65%的企业联入国际互联网,45%的企业创立了企业网站。远洋大亚、海尔、青啤等物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物流信息系统,使供应、生产、销售各环节衔接紧密,物流效率和管理质量显著提高。部分物流企业开发了客户管理和GPS监控系统,能够及时了解客户的物流需求和货物运行状态。

       然而,尽管青岛物流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且不说与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国内来看,青岛物流业发展也并不算特别突出,与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明显滞后。

       为了进一步加快物流业的发展,近日,市政府出台了至2012年的物流业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

       这一工作思路被表述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规划先行,支持重点,提高起点,注重实效”的发展思路,依托“两港两路”(海港、空港、铁路、公路)运输枢纽优势,以港口物流为龙头、空港物流为突破、陆路物流为支撑,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物流组织方式的创新,建设以青岛为节点的中日韩区域物流,发展东南亚、欧洲、北美国际物流,构建为现代化国际城市生活、生产服务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推动全市经济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在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引下,到2012年,青岛将确立现代物流业作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地位,把我市初步建成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规划建设三大综合物流中心、9个专业物流基地,加大国际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引进和本土品牌物流企业的培育。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达到600亿元,占全市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25%,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12%,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生产总值比重降至16%。

       依托港口优势,建设三大物流中心

       作为这个宏大目标的重要部分,围绕海港、空港和铁路集装箱运输站建设三大综合物流中心这一提法显得格外引人关注。

       事实上,这一判断是基于青岛发展物流业的根本优势——港口优势。因为,如果青岛没有港口,那么现代物流业必然将仅仅是为本地制造业和商业服务的附属产业,但是,正是因为青岛有了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使得物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独立性大大增强,有可能成为城市真正的支柱性产业。

       而在三大综合物流中心之中,前湾港物流中心无疑具有龙头带动作用。事实上,青岛现有的物流企业大多都是依托于青岛港而发展起来的。

       青岛港是我国大陆仅次上海的第二大外贸港,是第三大集装箱运输港,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港,今年的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将超过900万标准箱,而前湾港则集中了青岛目前全部的外贸集装箱运输。

       目前,一举奠定青岛港现有地位的前湾港北岸的开发已经基本饱和。而在拥有更加优良建港条件的前湾南岸,今年以来青岛港集团先后与迪拜环球、泛亚航运签署合资合作协议,将由青岛港集团、迪拜环球、中远集团、马士基集团和泛亚航运“三国五方”的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和运营前湾南岸11个泊位中的10个。9月8日,青岛前湾四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这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顺岸码头,其码头条件在世界范围内也将是顶级的。

       除了前湾南岸的开发外,未来5年内,我市还将加快深水泊位和深水航道建设,初步形成以环胶州湾港口群为核心,鳌山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为两翼的港口发展布局。新建扩建码头泊位26个,新增通过能力0.7亿吨。到2012年,全部完成前湾港区的建设,全市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109个,港口吞吐量突破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50万标箱。

       在加强硬件投入的同时,我市还将积极向国家申请保税港的政策,全力争取在前湾港设立保税港区,实现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

       同时,以此为基础,做强青岛港的中转业务,使中转箱的比例由目前的5%上升到10%。

       港口功能也将从目前单纯的接卸转为提供综合航运服务,向第三代港口转型。我市将吸引国内外著名的船公司、无船承运人、国际物流公司、船代货代、航运经纪、金融保险公司、咨询服务与中介组织、海事律师事务所、国际海事组织机构、船级社、航运交易组织来青落户。重点抓好航运交易市场(所)的建设,提升航运交易市场(所)功能,使我市成为东北亚重要的航运业务、航运信息、航运人才的交流、展示、交易和结算中心。

       与海港大吞大吐不同的是,空港吞吐货物的“营养价值”更高。虽然青岛机场目前已基本成为国内区域性枢纽机场,但一直以来存在着“重客轻货”的局面,空港物流发展相对滞缓。

       为此,我市将按照《青岛空港及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青岛空港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加大空港核心设施、空港物流园区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增开加开国际航线,吸引世界级物流企业落户,提升青岛空港国内重要区域性枢纽地位。到2012年,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20万吨,物流操作总量达到110万吨。

       配合物流业的发展,我市还将加快临空物流产业链的培育。对空港周边现有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为空港、航空公司配套服务的食品配送、飞机维修、后勤保障、商务旅游、娱乐休闲的综合服务区。

       除了海港和空港之外的第三个综合性物流中心就是被称作“陆上港口”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这一中心站位于胶州,投资7.1亿元,建成占地面积1400亩、站场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四个线束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立足建设山东半岛铁路物流枢纽,辐射青岛老港、前湾港、威海、烟台、日照港和胶济、蓝烟、胶新铁路线。项目建成后,将与青岛港集装箱运输相辅相成,预计2012年开行集装箱班列48对,货运量达到160万吨。

       吸引国际巨头,培育本地品牌企业

       三大综合性物流中心的建设为青岛发展物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前景。而落实到具体的物流服务,企业无疑扮演着物流业发展中最活跃的角色。

       我市现有各类物流企业2100多家。其中,海尔物流成为首家“全国物流示范基地”、首批3A级物流信用企业;青岛交运集团成为山东省利税位居首位的大型物流骨干企业;青岛利群集团发展连锁商业,把物流配送扩大到整个半岛经济圈,成为全省销售收入最高的物流商贸骨干企业。远洋大亚、福兴祥配送、山东海丰等5家物流企业被评为全国物流百强企业。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青岛市物流企业是1300多家,2006年这一数字是1800多家,而一年之后又增加了300家。这种增长速度一方面说明了青岛物流业的发展活力,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青岛物流业目前市场仍不成熟,企业“小散弱”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衡量一个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方面,目前外资、合资企业和国字号企业占据了市场主流,本土的物流企业仍比较弱小。”青岛市物流协会秘书长史晓青说。

       为此,我市将通过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到2012年,重点扶持引导远洋大亚、捷丰、福兴祥配送、青啤物流、陆海股份等20家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发展成为4A级以上品牌物流企业。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明年我市将依据现代物流企业认定标准,对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青岛中远、中海山东、青港集团、远洋大亚、福兴祥配送、陆海股份等20家物流企业,进行等级评估认定,确定15家物流企业作为市级重点扶持企业,颁发市级重点物流企业奖牌,给予优惠政策和物质奖励。

       此外,我市还将加快对第一方物流向第三方物流的改造力度,通过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全市传统企业物流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在总结青啤物流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明年还将选择两个大型制造企业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和运营试点,组织专家指导企业将物流业务从主营业务中剥离出来,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一体化运作。

       “根据国家标准,物流企业主要分为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和综合物流企业,这其中,我市具有高度物流服务集成能力的企业很少,而能够提供物流设计服务的第四方物流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史晓青说。

       为了提升青岛物流业的整体境界,带动本土企业的发展,我市将目光瞄向了世界级的物流企业,将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积极与世界排名100强、国内排名50强的物流企业进行对接,争取5年内引进10家国际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落户青岛。

       破解发展瓶颈,塑造优良软环境

       当然,物流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一个能够提供完善公共服务的良好软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与上海、深圳、广州等先进城市相比,青岛在物流公共服务方面仍然有明显的不足,”史晓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刚刚从这些城市考察归来,“比如,我们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很好地整合各方信息资源的网上报关报检系统。”

       而构建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正是未来5年内青岛打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这一信息平台将整合海关、国检、港口、机场、铁路、企业等口岸物流信息资源,形成具有供应链管理、业务协同和专业化服务等功能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与国内外物流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为全省乃至全国物流发展提供服务。到2012年,物流单证电子化达到80%,电子通关比例达到50%,信息共享比例达到40%。

       另一个困扰企业发展的大问题就是物流人才的紧缺。“实践型人才不少,但同时具有开阔眼界、系统理论和丰富实践的高端物流人才难得一见。这直接影响了青岛物流业层次的提升。”

       为此,我市将研究制定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把物流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规范化轨道。联合国家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机构和院校,重点引进和培养20名物流学科带头人、50名物流高级管理人才、100名物流高级技术应用人才、1000名中级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基本建立素质较高的、实用型物流骨干人才队伍,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此外,我市还将加强国际国内城市间交流与合作,通过国内外城市间的互访互动,参与和举办物流高峰会议、物流论坛、展洽会和交流会等,促进我市现代物流的高层次发展。由交通委牵头,每年组织物流企业到国际国内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举办1期-2期物流推介会,与沿黄流域经济中心城市签署互惠协议,发展中、日、韩东亚十城市现代物流战略联盟,推进与欧美国家物流合作,建立我市稳定的供应链关系。

       而最让史晓青关注的还是政府对于物流业的引导政策,据了解,明年,我市就将建立发展现代物流业组织领导体制。成立市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重大事项,协调解决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编制也已经展开,这份规划将根据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产业布局、商贸网络、综合交通布局规划,指导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的发展。

       “物流企业都希望这份总体规划和相关引导性政策能尽快出台,这将为青岛整个物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史晓青说。

页面功能   】【新闻爆料】【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 沃尔得校庆3周年 英语免费学一年
· 中信银行推出多款理财精品
· 亚美欧成就您一生流利英语
· 海尔热水器岁末让利大团购
· 国家网络工程师就业紧急通知!!!
· 浦发银行船舶出口服务方案
· 海尔空调08奥运风勇夺中高端销量第一
· 百事中国获得07年度两大殊荣
· 海尔热水器“入住”奥运媒体村
· 兰德酷路泽全新耀世 安利捷全面接受预订
· 岛城英语口语名师大型联合公益讲座
· 天津大学(MBA)研究生班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