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大城市框架的逐步形成,我市进入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为顺应经济发展方向,日前出台的《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流通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商业中心建设、商业网点布局、零售业态升级提出部署和目标。
建设5大市级商业中心意见提出,按照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的要求,推进形成以
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中心为支撑的多层次商业格局。按照业态定位、结构和布局合理,商圈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原则,加快推进中山路、香港中路、台东、李村和开发区香江路5大市级商业中心改造步伐,同时加快现有商圈及周围环境的改造,进一步提升商圈功能和层次。到2010年,按照商业零售30-35%、餐饮20-25%、服务业30-40%的比例进行优化配置,完成功能完善提升和结构优化调整,将香港中路商业中心打造成为高端商业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建设市南区云南路,市北区辽宁路、浮山后,四方区小村庄,李沧区东李,崂山区麦岛,城阳区城阳,黄岛区辛安等8处区级商业中心。加快社区商业体系建设,2007年底前,规范化社区商业覆盖面,市南区、崂山区达到80%以上,市北区、四方区达到70%以上,李沧区、城阳区、黄岛区达到50%以上。
流通业态在开放中升级按照建设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要求,紧紧围绕完善商业服务门类,每年引进发展新型零售业态和休闲服务类项目10个以上,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居民生活。商业零售业,要重点引进国际著名专业店、专卖店、折扣店、24小时便利店、生鲜品超市等新型商业业态,到2010年,争取引进20-30个国际顶级专业专卖旗舰店,50-80个国际顶级品牌。餐饮休闲业要面向
2008年奥帆赛,引进不同国家、地区的风味餐饮,开设特色餐饮店、西餐厅、快餐厅等。在中心商业区、沿海旅游风景区等,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具有世界风情的酒吧、茶吧、咖啡吧、啤酒屋、雪茄屋等休闲服务项目。在市区北部等韩国企业及客商聚集区,重点引进韩资美食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居民生活业要引进外资参与社区商业中心建设,引导外资对传统生活服务业实施嫁接改造,实现连锁化、规范化、现代化,带动行业服务层次和服务品质的提升。
梯次推进商业布局完善根据 《青岛市市区商业网点专业规划(2003-2010年)》和《青岛市市区大型商业零售网点建设听证会制度》,进一步规范商业网点和商品市场建设,建立市、区(市)两级网点规划管理体系,重点对区级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的发展进行详细规划。依法完善监管体系,有效规避商业经营风险。鼓励支持区域外企业投资建设店铺开展经营。在完善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商业经营风险警示机制。慎重引入无固定营业设施投入、依靠租赁店铺进行经营的大型商业项目。
有关人士认为,意见针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商业中心建设、商业网点布局、零售业态升级所提出的要求,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因为这对于如何进一步更加有效地开展流通业招商引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