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训调查报告出炉:白领充电遭遇"赔训"之痛
不知何时起,“充电”开始替代“学习培训”,成为白领人士中最流行的时尚用语。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刻提醒着每个人,必须要不断地自我增值,一旦举步不前,就如同耗费的电池般失去了使用价值。也正是因为巨大培训需求的存在,令中国的培训业以30%的年增长率在继续扩张
近日,前程无忧就“人才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据悉,受访者年龄层次相对集中于23-29岁,工作年限则大多在2-5年间。其中男性比例较高,占到总人数的63.57%,大专学历者与本科学历者成为本次调查受访者的主力人群,分别占到34.71%、30.97%。
调查显示,约8成人认为培训时间不足,而半数以上的人未能学以致用,此外,在对待培训的态度上,民企与欧美企业也存在较大差异。
莫让培训变成“赔训”
无效培训,孰人之过?
前程无忧培训频道曾经就这一问题作过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34.8%的受访者将焦点集中于“培训效果有夸大成分”;20.8%认为“培训老师名不符实”;19.3%的人觉得“培训学校不规范”;还有一些受访者对“培训证书的水分”和“课程安排混乱”提出了质疑。
华尔街的Susan认为:“培训作为教育产业的一种,应当以学员的学习质量为主。学校的各类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应以服务客户、保证学习效果为导向,才能在业内建立起广泛良好的口碑。”
前程无忧培训部的Gracie告诉笔者,目前对于培训投诉最多的就是效果不好。有些可能的确是培训公司的课程质量存在问题,还有些则是课程与学员自身并不对路。当遭到投诉时,作为培训机构能够做的,只有给予一些相应的补偿。学员在选择培训前,还是应该摸清自己的培训需求,听一听专业人员的意见,以免付出了金钱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如果遭遇了培训陷阱,你会如何应对?
面对林林总总的培训陷阱,消费者又是采取怎样的态度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再把自己当作弱势群体,当遭遇到陷阱时,68.1%的受访者会寻找相关部门(如消费者协会、工商联等)进行投诉,19.6%的人会直接与培训机构进行理论,“哑巴吃黄连”的比例只有12.3%。
某传媒公司的侯小姐认为:“如果不是发生卷款跑路等严重侵害个人利益的事,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投诉培训机构的。就学习而言,学习质量很难去定义并且量化,学校也仅仅是辅助学习,我觉得更偏向于个人的努力程度。至于少点课时、老师授课质量不好等这些问题,我会向学校提些意见,希望他们能够改进。”
尽管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在日益提高,但是国家针对培训业的相关法规还没有建立健全,还是会让有些不良的培训机构寻找到牟利的空子。华尔街的Susan认为,除了各类培训学校要有规范管理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外,国家倘若能再配备严格的法律法规,那么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得到更有效地保护。
期望固然美好,但要重整培训界的秩序,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在培训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消费者还得依靠自己的火眼金睛来一辨真伪。
根据对几位业内人士的采访,总结出以下几条选择培训机构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大家提个醒:
1.选择培训机构事先要对该机构的资质做评估(可以从口碑、规模、教学质量等因素考量)。
2.提出试听课程,要实地进行考察,勿轻信广告用词。
3.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时间长度、课程量等选择适合课程(可以咨询专业人员)。
4.要对教师资质、教材质量进行分析。
5.选择合适自己的教学模式。
6.量力而行,价位高未必适合。
7.切勿盲目跟风,先确定发展方向,再选择具体课程。
8.培训前应该签订相关合同,以作对双方的约束,做到有据可察。
培训现状剖析
你曾参加过哪类培训?
职业资格培训受欢迎
当被问及曾经参加过的培训类型时,42.36%的受访者选择了企业培训。
随着职业资格认证逐步渗入到各行各业,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成为了众多受访者追捧的对象,占到37.91%。有21.37%的人选择了学历教育来提升个人价值。
外语培训和IT培训作为当前培训界的主流,也占到相当大分额的。还有一些受访者参加了驾照培训、质量体系认证培训、沟通技能培训等等,虽然培训的项目各有不同,但是可以发现每个人都在试图通过一种或者多种培训来提高自己。
你的培训频率有多高?
25.66%受访者一年中未参加培训
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近半数的人参加过1-2次培训活动,一次培训都没有参加过的受访者占到25.66%。参加了3-5次培训的人数比例为18.80%,参加6-10次乃至10次以上培训的人相对较少,分别只有3.20%、4.45%。
如果说一年中的培训次数还无法完全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每周在培训上花费的时间,则能从侧面表现目前的个人培训现状。每周在培训上只花费5小时以下的人占到绝大多数,比例达到66.07%;花费5-15小时的为22.70%;花费15-25小时的仅有6.01%,至于25小时以上就真的是少得可怜了。
不少受访者表示,并非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一来平时工作繁忙,精力体力不够,根本无暇去学点新东西;二来即使自己掏钱去参加社会培训,公司也不愿留出时间,甚至会有意阻挠。
对此,前程无忧专家建议,一些企业能够适当地给予员工成长空间,毕竟个人发展也是推动企业进步的源动力。当然,作为个人也应该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以便在忙碌之余也能抽调出学习时间,不会因为培训而耽误了正常工作。
你有多少培训基金?
77.91%民企不提供培训费用
不少的求职者在选择公司时,已经从原来单一的薪酬标准转向了综合考虑。除了企业发展前景、公司福利制度之外,是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也成为了一条重要的衡量指标。
在调查中发现,72.39%的受访者表示在他们所处的公司中,几乎不给个人提供培训费用。每年提供给个人1000-3000元的占到18.95%,3000-5000元的只有5.54%,5000元以上也算得上屈指可数了。
民营企业中不提供培训费用的比重较高,为77.91%,同样在欧美独资企业内,没有培训费的比例仅为65.16%。培训理念进入中国的时间还不长,但是已经有很多国内公司在慢慢了解并重视起它,只是进一步的深入贯彻还有待时日。
培训时间知多少?
80.90%受访者认为培训时间不足
同样,培训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企业不仅要在费用上支出,而且还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而将近81.90%的受访者认为公司为他们安排的培训时间实在太少了,明显满足不了员工的学习需求。对于最希望企业安排的培训时间,37.13%的人表示周末或节假日最为适当,选择工作日白天进行培训的占到31.67%,至于选择工作日晚上进行培训的也占到31.20%。可见,个人对企业所提供培训的参与积极性还是相当高的。
你是否能学以致用?
45.01%认为收效甚微
说到培训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学以致用了。那么,培训后真正能学以致用的又有多少呢?45.01%的人认为学着的时候有收获,可具体工作时收效甚微;感觉“学有所得、非常有益”的人仅占38.07%,还有16.93%的人觉得“学着一套、用着一套”。
有一位HR这样描述自己的培训感想:“听听激动,想想冲动,回去一动不动。”这的确呼应了不少受训者的心声,许多培训课程乍听起来相当不错,可听完后真正能够应用到工作中的太少。更多的人需要的不仅仅只是系统理论梳理,操作技能和工具应用的传授才是最主要的,最行之有效的。不要只是让培训流于形式,应该使之成为一项有力的武器,这不仅是企业有必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诸多培训公司要着力改进的。
对公司培训的满意度如何?
半数人希望提供管理技能培训
综观调查数据,在受访者中表示对公司培训非常满意的只有2.73%,感到非常不满的以及不太满意的分别占到了33.46%和27.22%。
其中,除了对公司无培训的抱怨声较大以外,企业安排的培训内容是人们集中投诉的对象。有些人认为公司没有切实把握好课程内容的选择,既浪费金钱也荒废宝贵时间。有些人觉得培训内容应该更贴近员工所从事的职位职能,以提高工作效率,而并非全公司都概而统之。
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人希望公司能够多提供一些管理技能培训,因为随着自身在岗位技能方面的日趋娴熟,再学习一些管理知识,可以为今后的职业发展作好铺垫。
同样,商务技能和人际沟通培训也受到广泛重视,尤其在销售、市场和公关领域,这类软性培训非常受欢迎。
你最喜欢哪种培训形式?
企业高管受欢迎
对公司培训的满意与否,不仅体现在培训内容上,培训形式和培训讲师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培训形式上,人们早就不满足于枯燥的课堂讲授,而越来越在乎与讲师之间的互动,与学员之间的互相交流,从中取长补短。倘若在培训过程中,再加上一些类似游戏性质的模拟训练更能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作为培训过程中的灵魂人物,培训讲师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53.51%的人倾向于选择那些知名企业高管来担任讲师,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积累了很多操作技巧,特别是那些曾经在相同或类似行业内担任过高级管理职位的人,更能贴近学员的工作实际,因此特别受欢迎。对于那些初出茅庐的新鲜人来说,他们更喜欢那些与本人从事同类岗位的前辈来做培训师,以便从中获取基本技能,尽快适应工作。职业培训师的选择比例只有40.17%,这与目前培训行业内鱼龙混杂的局面有一定的关系,在挑选时还需谨慎行事。(赵海晓 冯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