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试枷锁"中解放青少年 英国"高考"值得借鉴
“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30年”,一个值得回忆和反思的话题。如果把30年串成一条线,就会发现越到后面,越少幸福感,越多紧张感。
在高考指挥棒的挥动下,青
少年身上的“考试枷锁”越来越沉重,受教育的时间从小学提前到幼儿园,又从幼儿园提前到零岁,现在盛行的是胎教,人体尚未形成仿佛就能嗅到考试的气味。
要把青少年从“考试枷锁”中解放出来,高考方式的改革是无法回避的重要一环,这方面英国“高考”的做法值得借鉴。
英国的“高考”A-Level已经实行几十年了,虽然基本上是全国统一考试,但并没有牺牲青少年太多的快乐时光,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考试考的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感,而不是背功和解题技能。说得更通俗一些,考试不考记忆力,而是想象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比如“高考”语文,在英国自然是“英语”,考题分为“语言”和“文学”两部分。
“语言”部分考两道题,一是阅读理解,相当于中国的读后感;二是“作文”,先写300到450字的一段小说或戏剧片断,考查语言描述能力和想象力,然后从4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让你写600到900字的短文,考查你的逻辑和思辨能力。
在“文学”部分,要考“诗歌与散文”、“戏剧”、“莎士比亚”三部分,外加“二十世纪文学”、“评论和理解”、“课堂考察”中的一项。当然,要考的内容在两年前就给出了。比如“诗歌与散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必读济慈的《诗选》、乔治·艾略特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等6部文学著作,试题不超过这个范围。仅仅“诗歌和散文”部分就要读这么多,如果加上其他部分,两年高中要求阅读的东西肯定比中国学生要多很多。
但是,多数英国学生不会成为“书呆子”,因为考题考查的是平时的阅读量和语言掌握能力,死记硬背毫无用处。2005年的英语“语言”部分的作文题,一是要求描述你所在城镇两个形成鲜明对比的地方,要突出写出不同的状态和气氛,考的是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写出你对“生活是由你———你自己———创造的”这句话的看法,考的是思辨能力。
再看考外语,就说“中文”试题吧。2005年的试题“阅读”部分是从鲁迅、曹禺、艾青、王安忆的代表作品中分别节选了一段话,让学生任选一题回答问题。比如在选取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中“陈信”回城后和兄弟团聚的一段文字后,考题要求解释一下“在外十年的艰苦”指什么。“作文”是从6个命题中选择一个写400字以内的文章,比如:“中国有句俗话说‘人一走,茶就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这样的试题,你平时不阅读不行,但也不至于为考试疯狂。英国高考科目有60多种,包括媒体、心理学、经济学、艺术、戏剧、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3到4门课学习就行。考完A-Level,再加上老师的推荐信和大学面试成绩,就可以申请好几所大学的入学资格,然后选择想去的大学。
可见,如果中国的高考改成“水平考试”,果断地减少或者取消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每年再增加一两次考试机会,就可能把青少年解放出来,让他们拥有幸福的童年、活跃的少年和独立自主的青年时光。当然,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至少要向这个方向努力。(陈冰
广东媒体从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