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官方网站5月28日讯 为了实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庄严承诺,北京奥组委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日前,北京奥组委残奥会会部部长张秋平接受了记者采访,对大家比较关心的残奥会各项情况做了介绍。
残奥会场馆将使用奥运会场馆
对于大家关心的残奥会场馆建设情况,张秋平介绍,北京2008年残奥会所有的场馆都将借用奥运会场馆,所以,场馆的质量上、景观上都是一致的,但是景观的标识不一样。从8月25日到9月5号,在这12天的转换期里,北京奥组委将为残奥会所使用的场馆换上残奥会的景观标识。
另外,为了保证更多观众去观看残奥会比赛,在场馆的位置分布上进行了调整,把所有的场馆都集中到奥林匹克公园区和大学区,比如,把轮椅篮球从五棵松篮球馆换到了国家体育馆。但有些场馆不能动,像自行车、赛艇,没有换地点。
转换期里工作繁杂而又重大
2008年奥运会于8月24日结束,残奥会在随后9月6日开幕,从8月25日到9月5号,这12天被称为转换期。在这短短的12天转换期里,工作可谓繁杂而又重大。转换的内容主要包括器材、场地安排、无障碍设施、标识,还有人员转换,物资的进出等。
张秋平说,转换期中间主要的问题是时间问题,因为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完成。“有的工作是非常大的,像游泳馆临时坡道,它的长度相接要到100米,它的坡度是有要求的。在这种落差情况下,有一定坡度情况下,中间还有休息,这个工程非常大。”
服务至上奥组委对残奥会六大客户群都制定了流程
张秋平介绍,残奥会主要包括六大客户群,有运动员、裁判员、媒体、要客、观众还有赞助商。从下飞机,到住下,到工作,到离开,包括旅游购物,残奥会的这六大客户群都有流程安排。“比如,运动员从下飞机,到上车,到入住,到训练,到比赛,新闻采访,观光、体验,再回去。针对这些,北京奥组委都会做非常细的流程,各个环节会发现他们需要哪些服务,这些服务是不是就位了,特别是无障碍方面的服务。”
08年残奥会将创残奥会采访记者人数之最
张秋平说,最近几届残奥会,记者规模都在3000人左右;目前北京奥组委正在按4000名记者的接待量进行相关准备,但届时“可能会突破这一数字”。他说,由于采访北京残奥会的记者规模可能大大超过往届,国际残奥委会眼下正考虑借鉴国际奥委会对媒体采访奥运会的管理模式,要求采访残奥会的记者进行注册。
根据往届残奥会的经验,残奥会一般会有残疾人的记者,特别是有境外残疾人记者。“针对这些客户群,我们要准备好这些记者的构成区域,从生活区域到场馆,必须要保证他们的无障碍环境。” 张秋平说。
不仅有无障碍座席,还有陪伴席
因为残奥会的特殊性,看台上都会提供无障碍座席。另外,仅仅提供轮椅的位置还不够,还必须留有陪伴席的位置。“一般轮椅人员都有陪伴人员,不能说轮椅坐着,陪伴人员站着。” 张秋平说。
可能会制定一本无障碍交通指南
残疾人运动员来到北京后,比赛是主要的,但是比赛是在一定时间内就完成了。有些运动员可能从预赛到决赛时间比较短。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很多的运动员可能作为普通的游客,去体验北京,去欣赏北京,去购物。这个时候城市的无障碍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国家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障碍水平不能跟发达国家相比。在短时间内要保证整个城市无障碍也是不太现实。张秋平说,在残奥会期间,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可能会制定一本无障碍的交通指南,可以保证关键地方和连通的地方无障碍。它可以告诉残疾人或者残疾观众或者残疾运动员,如果想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地点去哪里玩,有几条路线,什么时间哪里上车,哪里换车,能够到达哪里。
残奥会的志愿者需要非常专业
张秋平说,作为残奥会的志愿者都是专业工作者,是不允许出现错误的。北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残奥会期间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的要求是非常标准和非常专业的,这其中还包括服务技巧的问题。
目前,北京奥组委正在编写读本和教材,对残奥会的志愿者还会进行专门的培训。“有普通岗位的培训,也有特殊岗位的培训,特别是安保人员的培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紧急情况下怎么样帮助残疾人在尽快的时间内,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安全地点,这是非常专业的培训,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培训。” 张秋平说。
火炬传递路线下半年公布 接力在奥运会后进行
2008年残奥会的火炬传递路线将不同于奥运会的火炬传递路线,具体的残奥会火炬传递计划将在今年下半年公布。张秋平说,目前,残奥会的票务计划和火炬接力计划都在制订中,按计划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发布,残奥会的火炬接力活动将在奥运会闭幕后进行。(缪礼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