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高考来临--记者体验高三毕业生活
高考越来越近了,社会各界已经为高考做起准备,但是处于“风暴中心”的高三毕业生们,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5月25日,记者以一个“外校借读生”的身份,在临沂某高中一个普通的
高三毕业班里上了一天的课,与他们一起,感受了一下走近高考的日子。
学习:
从6点20分到22点
采访前一天,班主任特地嘱咐记者,早自习是从6点20分开始。
5月25日,记者6点20分准时来到教室,却发现自己是最后一名到教室的“学生”。记者坐在凳子上小心地张望了一下,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谁也没有理会记者这个“借读生”。
全班大概有70多人,由于一些艺术生没有来上课,所以还有几个空位子。记者就坐在艺术生的空位子上。每个学生前的桌子上都放着课本和复习资料,连凳子下也放着高高的一摞书。所以记者只能看到学生俯身学习的背影,回头则是高高的书。黑板的右上角用红粉笔醒目地写着“距高考还有11天”,平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氛。
7点半,早自习结束。刚才因为念书而喧闹的教室反而安静起来——大部分学生全趴在桌子上开始“补充睡眠”。记者发现,这种“上课看书下课睡觉”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整个上午。
从7点40分到11点10分是四节课。高三生不必做课间操,因此当其他年级的学生满院子做操的时候,这些高三生们仍然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教室里看书,或者睡觉。
第五节课是自习,大多数学生在做题,或者整理笔记。11点55分,上午的课终于结束了。
12点,记者跟随两个学生到楼下的食堂去吃饭。她们告诉记者,其实她们两人都不住校,在学校吃饭是为了节省时间。12点半,两个学生回到教室,继续看书。
下午的课程从两点半开始,一直到5点20分。晚自习则是从晚上6点20分到10点,不住校的学生可以9点20分回家。不过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回家之后也是要继续看书的,时间从晚11点到凌晨1点不等。记者算了算,大约每个学生每天要学习16个小时。
心态:
紧张,依赖与迷茫
英语课上,英语老师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默写英语单词,14个英语单词只默写对了五六个。我身边的学生告诉记者,这个同学学习平常还不错的,今天怎么发挥失常了。
老师显然感受了学生的紧张。她对大家说:“每个同学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习好的可以想,我的知识点已经全掌握了,我肯定能考好;学习中等的要想,学习好的紧张,学习差的没戏,所以我最有希望考上;学习差的同学就更别有什么压力,就想着能发挥多少是多少,说不定能蒙一个学上呢。”
老师的这番话引起了大家的一片笑声。记者发现,由于成绩的不同,同学们的心态差别很大。
和记者一起吃饭的姑娘小文是一个平常学习不错的学生。她说现在该看的也都看了,她现在就是做做题,别忘了什么知识点。但当记者问她复习得怎样了,她却大声说“我也不知道”!
直言说明自己紧张的还有一位学习中等的学生。这个姑娘主动跟记者聊天,问记者复习得怎样了。她告诉记者,现在压力很大,每天晚上都要看到一点钟才睡觉。说话时眉宇间露出淡淡的忧虑。
不过,通过谈话,记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紧张情绪并没有外界想象得这么大,至少在表面上,大家还都是有说有笑的。一位学生看到记者表现得很紧张,反而劝记者,“都现在这个时候了,你就别紧张了,紧张也没有用啦。能考多少是多少就行了。”
除了紧张,更让人担忧的是依赖和迷茫心理。
小夏的成绩不算太好,不过她倒也不着急:“反正爸妈肯定不会不管的,到时候让他们想办法就是啦。”她的话得到了身边几个女孩子的认同。
环境:
减轻压力静待高考
“现在我回家,家里人什么都不说。连高考都不提。”小文告诉记者,为了尽量减轻她的压力,爸爸妈妈从来不问她复习得怎么样,只是天天给她做好吃的补充营养。记者采访了十多个学生,发现大多数的父母都与小文的家长一样,尽量减轻孩子的压力。
老师现在也不是很强调学生的成绩,而是以鼓励为主,时刻提醒学生们不要放弃。老师们已经不大讲课,而以学生自学为主。一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现在主要是学生们的心态要放平和,尽量发挥自己的水平。
这样的环境显然让学生们放松了不少。小文告诉记者,她现在什么都不多想,静待高考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