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降价,是一把悬在厂商和经销商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同时,因对真实价格的不可预知性,购车者的信任度被不断蚕食。
“房价和股市不断飙升,引来跟风者无数。车价狂降,购车者却心生疑虑。”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感慨万千。“公平、稳定的车价,只有在80%
的新车按照订单生产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苏晖认为,要实现这一愿景,有两个要素:充分的市场竞争和健全的法制建设。
国产车降价怪圈
“该出手时就出手,对待车价,要云淡风轻。”在专家和朋友的熏陶下,李松明终于松开了捂紧钱袋子的手。于是,就如韩剧被预知的结局一般,爱车的低价纪录频被刷新,李松明心生悔意,可惜晚矣。
“现在买车,经销商吹得天花乱坠,消费者是云里雾里,一不小心掏了钱,没两天车价就降,心痛自知呀。”记者一位还处于观望状态中的朋友隔三岔五地往4S店跑,为的就是不花那冤枉钱,但最终会不会被套,也只有厂商和经销商心里清楚。
网上车市总监华雪分析认为,2007年3月,国产乘用车价格指数大幅度下降,比2月份下降了0.8,且“反弹有限,下降更速”。诸如东南汽车、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日产等厂商相继宣布降低旗下车型的官方指导价,导致3月份国产乘用车的平均价格下降明显。其中,降价幅度最大的是小型车和中级车,降价幅度明显大于往年。其次是高级车,2007年3月的降价幅度高达0.7%,为近3年中降价幅度之最。
4月份,临近“五一”黄金周,再加上海车展,汽车市场激烈的价格战仍将持续,整体车价继续走低。“2007年,高级车的竞争刚刚开始。”华雪说道。
苏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也发表了相同的观点。“今年的车市降价才刚开始,接下来,还将有一两次较大规模的价格战,促使汽车厂商之间拉开距离,形成比较鲜明的升降对比。但在这场血战中,并没有真正的赢家。”
价格“天秤”缘何失衡?原因很复杂。“新品牌、新车型集中投放给消费者增加了选择余地,形成了过剩性的竞争。同时,厂家、经销商实际造成的营销网点的过剩,形成无序竞争,经销商之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降价竞争,扩大市场占有率。”苏晖说道。
另外,“厂家产品研发,同质化、同类化现象日益严重,诸如姐妹车、兄弟车。且车型往往挤同一班车投放市场,如小型车开发,中级车开发,已经形成新的降价竞争。关键问题在于,厂家对目标客户群体的战略考虑不到位。”苏晖笑着告诉记者,“有人问我,POLO劲情、劲取各有什么特点?我确实无法回答。”
“为了完成不断增长的年度销售目标,总会毫无征兆地主动降价,让人猝不及防。一款新车型上市,厂商再也不敢做出不降价的承诺,即使承诺了,也没人再信。”苏晖认为,这拨儿降价潮,有其价值所在,但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对销量的拉动作用有限,于消费者的影响也日益变小。
垄断“拯救”进口车价
各种分析数据表明,近年来,进口轿车和进口越野车的价格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国产乘用车价。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总经理丁宏祥分析说,2007年,中国进口汽车的价格总体走势将保持平稳,不会出现激烈的价格战。
华雪发表了相同观点,与2004年进口越野车一年的市场平均价格下降17.4%相比,近年进口车的价格浮动不大。“有的新款车目前甚至还出现了加价的现象,仅个别老款车型出现价格松动;而低端进口车价格将可能出现小幅调整,因为这部分车个性化不强,并且与国产车价格接近,直接受到国产车替代的威胁。”丁宏祥说。
有数据显示,2006年3、4月份,进口轿车和进口越野车的市场价格明显上涨,之后虽有下降,但是降价幅度相对较小。今年3月份,美国进口轿车的价格下降幅度最大,为0.4%。德、法、韩、日进口轿车的市场价格小幅度下降。
按理说,随着进口关税的下调、人民币的升值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加上技术进步和成本控制,进口车的降价空间增大,为何却未被卷进国产车的降价潮呢?
“进口车价位相对较高,占据市场份额很小,市场规模相对容易控制。”苏晖分析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跨国汽车公司通过《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获得总经销商的授权以后,大批进口汽车贸易商退出,强化了对进口汽车渠道的控制,外方在货源、渠道、价格上逐步主导了中国进口车市场。”丁宏祥补充道,“许多改款、升级的车型,增加了配置,但价格不变,例如奔驰S350加长版推出的升级版,价格保持在135万元左右,竞争力增强。”丁宏祥说。
据悉,2007年,跨国汽车公司推出进口新车型的速度加快,包括新的品牌,如英菲尼迪、JEEP;新的产品,如克莱斯勒PT漫步者、沃尔沃C70;以及原有产品改款、升级的新车型,如07款大众途锐、新宝马X3等等都将在中国市场上亮相。
与此同时,国产车价一路下滑,两相对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价格如何接轨国际?
有分析人士将目前的降价潮归罪于国内车型本身定价过高,并号召应与国际接轨。话是没错,但究竟差异有多大,却并非如某些媒体将一些表面数字进行对比那么简单。
同一品牌、同一车型、同一配置,要对其在不同市场上的价格进行深入对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即使是同样一款发动机,在不同市场上的成本也有差异,这同样造成不同的造车成本。
再说,与国际接轨,并没有具体的市场作为标杆。不同的国家,因关税等各种税费的不同,造成很大的价格差异。况且,不同的国家,在市场准入、竞争机制、消费者购买力、汽油价格、存贷款利率、交通设施等方面都各有不同,而这些因素,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车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市场要争论的话题并非是与国际接轨,而是价格何时回归价值的问题,这需要靠市场杠杆来调节,与厂商的主观愿望关系不大。所以,轮番的降价潮涌,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迟早会到来。
只是降价不应以丧失消费者信任为代价。网上车市进行的一项消费者对汽车售后服务的满意程度调查中,高达54.3%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不满意。多项调查,剑锋直指汽车售后服务,对于正热衷于价格战的厂商和经销商,无异于当头一盆冷水。
降价的局面,不是开始,也远未结束。但是,纯粹把其作为一种主要的汽车营销手段,其膜拜者正在日益减少。价格一头热的众厂商和经销商,是时候冷静下来审视自身了。(章小星)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