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贸委日前发布了2006年青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数据。仔细分析,近两年青岛十大商品交易市场的相关数据,可以追寻到目前我市商品交易市场所呈现出的发展特点,进而把握未来其发展趋势和走向。 转向:从国内采购到世界采购 2005年名列全市十大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首位的是即墨服装批发市场,而青岛橡胶国际交易市场则在去年取而代之,名列2006年首位,该市场去年实现交易额255.2亿元,而即墨服装批发市场 则实现交易额76.26亿元。 青岛橡胶国际交易市场堪称一匹“黑马”,这个去年在保税区建设的市场是国内第一家实行“美元挂牌,保税交易”,采用远程网上交易的橡胶国际交易市场,去年实现交易量65万吨,占全国天然进口橡胶总量的46%。 有关专家指出,青岛橡胶国际交易市场的迅猛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青岛商品交易市场在发展空间上发生了阶段性转变,即从内向型转向外向型,从发挥国内比较优势,参与、影响国内分工,“买全国货、卖全国货”转向发挥国际比较优势,参与、影响国际分工,“买全球货、卖全球货”,从国内采购中心转向世界采购中心。 交易方式向现代化迈进,进一步突出专业化特点成为我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统计数字显示,在去年全市十大商品交易市场中,综合性市场的交易额呈现下降趋势,相反,专业性市场交易额则呈现上升趋势。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这一点在商品交易市场表现尤其明显。 功能:从单纯供应走向“一市多能” 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商品流通的一种业态形式,具有批发、零售以及批零兼营的功能。据统计,去年我市通过十大商品市场交易的商品销售额约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重点商品交易市场在配置资源、扩大内需、引导生产、搞活流通、形成价格、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宏观调控方面,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蔬菜批发市场正成为我市“菜篮子”供应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市居民日常消费的肉、禽、蛋、水产品、蔬菜、干鲜果等农产品主要通过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抚顺路蔬菜批发市场实现,这两个市场通过南菜北运等绿色通道的建立,调节了因季节变化的蔬菜需求,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 在丰富商品流通模式,促进大市场、大流通的形成方面,商品交易市场尤其是一些重点商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仅靠商业零售和一、二级批发站的流通模式,实现了通过商品市场进行批发、零售的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现行流通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吸收下岗人员再就业和解决富余劳动力,促进社会稳定方面 ,我市重点商品交易市场拓宽了就业渠道,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待业人员、下岗职工,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的“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据测算,截至2006年底,为十大商品交易市场提供商品而从事渔业、牧业、蔬菜、果品等基地服务的人员和围绕市场的服务业和加工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随着商品市场中信息网络的建立,各类商品市场通过市场供求信息的传递,及时向生产厂家提供了市场供求动态,为生产厂家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依据,在指导生产、形成价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抚顺路蔬菜批发市场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品价格,目前已成为各地同类商品的参考价格。 挑战:从传统业态向现代升级 从青岛十大商品交易市场排行榜的变化中,可以看到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在内,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门类较齐全的商品市场体系。但是,从发展趋势上讲,我市的商品市场尤其是一些重点商品市场仍面临着一个业态提升、扶优扶强、功能扩充、管理升级、二次创业的严峻挑战。 有关专家认为,要实现商品市场的战略性调整、创新与发展,必须加强规划,提高市场建设质量。商品交易市场建设要从量的增加向质的提高转变,努力扩大和加强市场的辐射范围和能力,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因此要加强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控制小型、雷同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促进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其次是改造提升传统市场,通过推进硬件设施现代化,引导市场设施向商场化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创新市场交易方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重视发展专业市场,鼓励发展有产业依托的工业品产地市场,把市场的大流通功能与我市的产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产地工业品市场的展览展示、商品信息交流、购销代理、物流配送等多种交易服务功能。 市经贸委有关人士介绍,今年我市将围绕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的目标,通过加大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全市商品市场加速发展,并推动重点商品市场在规模、档次、管理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本报记者 何 君 本报通讯员 李成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