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媒体预测2007年只有三成左右的应届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这个数字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思想压力,很多人为此整日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真实情况又如何呢?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去年11月召开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去年高校毕业生比前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
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高校毕业生将会有100多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数字。
但一些评论者并不真正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式,不了解大学生就业的手续办理——当前企业的用人制度很灵活,签订合同的时间和学生毕业时间有一定的偏差十分正常,用某个简单的时间点来统计所谓的就业率,得出来的数字自然让内行人啼笑皆非。
还有些评论者存在岗位歧视,对于大学生从基层干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缺乏了解,一看到他们从事一线工作或体力劳动,就惊呼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开始和民工抢饭碗。这些人其实完全不明白,大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必须要到生产一线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才可真正转化为能力。还有媒体对刚就业的大学生的工资进行报道,认为他们的薪酬很低,个别媒体甚至说:大学生工资低于民工工资!立时引起议论纷纷。这样的说法其实不值一驳。
首先,这里所说的大学生的工作年限和民工的工作年限分别是多少?都是刚刚就业吗?一些记者似乎是刻意回避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拿刚走出校门的第一份薪酬,和从事一线工作相当长时间的工人的工资相比,得出有利于自己观点的结论。
其次,这种说法回避了大学生工资的成长性问题。如果大学生工作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他的工资和与他工作时间都一样的民工兄弟还会一样吗?据我所知,大学毕业生只要是踏踏实实从基层干起,顺利适应社会,其收入和待遇增长速度都比较可观。
第三,在工作之初,如果大家都是在基层做具体工作,大学生就一定比其他人做得更好吗?恐怕未必。大学生刚踏上社会,知识、能力与实际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有一个锻炼过程。如果技能不如那些熟练工人,为什么要拿比别人高的薪酬?
出于对政策、对实际情况的不了解,发表错误言论是可以谅解的,有些问题也可以讨论。但是,有那么一些人,单纯为了发稿,为了吸引眼球,拿个案和特例说事儿,“语不惊人死不休”,则可气又可恨了。(赵海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