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x > 正文

青岛创新环境全国第二 企业创新已成青岛主旋律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06-12-18 13:44:11 字号:TT

  2006年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在苏州举行的中国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企业创新专项调查结果,我市城市创新环境综合评分与杭州并列第二,创新环境评价较高的前十个城市,按分值高低依次是:上海、杭州、青岛、深圳、苏州、北京、常州、烟台、广州、绍兴。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国内最理想的建立企业创新中心的城市,我市名列第六位。前八位的城市按选择比重排序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青岛、苏州和大连。企业创新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企业创新专项调查是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9月组织实施的,并且得到了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支持。所以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与国际接轨,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本次调查在全国挑选了经济相对比较发达、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经验相对比较多的40个城市进行调查,相对来说,这些地区企业的创新情况代表着中国企业创新的基本方向。调查采取按企业经济类型和规模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每个城市抽选40家企业,全国共抽选了1600家企业。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我市制造业企业27家,占67.52%;建筑业企业1家,占2.5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2家,占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4家,占10%;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2家,占5%;房地产业企业4家,占10%。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37.5%、37.5%和25%;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占15%,有限责任公司占35%,股份有限公司占27.5%,私营企业占1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12.5%。比较综合的体现了我市企业的创新能力。

  调查显示,我市企业创新在全国甚至世界已经颇有影响,在国内最理想的建立企业创新中心的城市中我市列第六位,这是全国1600个参调企业评价的结果。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政策和信息化环境较好,城市科技市场及科技风险投资和担保机构的培育和服务有待加强。调查结果显示,在所列的17项关于城市创新环境有关指标的评价中,我市参调企业对我市地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评价最高,满意率达到97.5%,其次是对所在城市在创新方面的政策支持满意度也较高达95%;对“科技投资与担保机构”的评价最低,只有85%。

  其次,科技人才储备与是政府办事效率建立企业创新中心首先要考虑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到“企业在一个城市建立创新中心最看重的因素有哪些?”时,67.5%的企业选择充足的科技与工程人才,排在前二位的依次是“政府办事效率高”,占65%,另外两个比较看重的因素分别为“充足的客户”和“方便的金融服务”,分别占55%和45%。

  创新已成青岛主旋律

  为什么我市能够在企业创新领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青岛市统计局,发现青岛正处在创新发展的良性互动中,创新推动企业发展,而品尝到创新甜头的企业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加之政府的引导,这就是青岛企业创新的秘诀。  

  科技创新投入逐年增长

  我市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以重点实验室为领军力量,以高校和科技机构为骨干,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之路。年初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创新意识已经深入人心。调查结果显示,从主观认识上看,65%的企业“非常重视”创新,27.5%的企业“比较重视”创新,重视程度“一般”仅占7.5%,不重视的企业为零。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40家被调查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2005年较2004年增长50.56%,产学研合作经费投入2005年较2004年增长66.78%,研发人员数量2005年较2004年增长12.74%,高级职称技术专家(含博士)人数2005年较2004年增长8.65%,研发机构拥有的科研固定资产总值2005年较2004年增长25.51%。新产品销售总额占销售总额比重2004年为20.45%,2005年为23.89%,提高3.44个百分点。新产品利润总额占利润比重2004年为17.18%,2005年为18.89%,提高1.71个百分点。科技活动、技术开发、产学研合作经费投入占利润比重2004年为32.75%,2005年为43.22%,提高10.47个百分点。   

  企业创新方式灵活多样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企业创新活动采取的主要方式,70%的企业选择“在企业研发中心集中研发”,比重最高;其次是选择“与科研院所/大学合作”和“与客户或顾客合作”,比重分别为40%和22.5%。由此可见,企业内部集中研发与企业、科研机构、客户合作研发相结合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方式。

  内部筹资是企业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资金来源情况,绝大多数经费来自“内部筹资”,比重为69.36%,明显高于“贷款”(18.5%)、“政府资金(5.51%)”、“国内合作伙伴”(1.42%)、“资本市场”(4.03%)和“国外合作伙伴”(0.49%)的比重。调查表明,企业研发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筹集,社会对于企业创新的资金支持机制和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关于研发经费投入的分配情况,32.95%用于“改进工艺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6.19%用于“以完善现有技术、拓展产品用途为目的的开发研究”,20.59%用于“完全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估计三年内能实现商业化)”,14.86%用于“基础研究(至少三年内不实现商业化的研发项目)”。研发费用主要用于现有产品和技术的完善,仅1/3用于新产品开发和基础研究的费用

  客户与市场导向、品牌建设、创新激励成为企业在创新管理方面比较普遍的经验。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企业在创新管理方面有哪些经验,在提供的32个选项中,最符合企业实际的依次为“非常关注重点客户”、“非常重视公司品牌建设”、“企业宗旨或理念中包含创新概念”、“非常重视销售渠道建设”和“公司鼓励新思想、新想法、鼓励创办新事业”。   

  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调查发现,盈利能力的提高是企业最关注的创新评价标准。关于什么是创新评价标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创新带来盈利能力提高”是创新评价标准的企业比重最高,为52.5%;其他标准按选择比重大小排序依次是“创新引起市场份额的变化”、“创新带来品牌知名度提高”等。而选择“工艺流程改进的数量”、“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及“社会对企业创新的奖励或认可程度”的比重仅在10%左右。调查表明,多数企业认为创新评价标准是创新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所能产生的实际效果,而不是形式上的工艺流程改进数量、专利申请数量或获奖情况等。由此可见,我市企业创新工作更加务实,直接与市场竞争结合。

  企业创新成效体现在市场和产能的拓展及企业形象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上。关于过去三年所进行的创新活动为企业带来了哪些主要创新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打开了新的市场或增加了市场份额”,选择比重为60%;认为创新“提高了公司的‘创新’形象”、“提高了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提高了生产能力”、“商品或服务的范围得到扩展”的比重在33%~46%之间。

  企业创新任重道远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的创新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形成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

  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为我市企业提供优良的创新环境,通过这次调查显示,我市所做的这些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已经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认可。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此我市企业创新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改进:

  首先,支持企业的长远创新规划,保持城市持续发展的后备技术支撑。企业受到经济效益的驱使,往往看重短期效益。但是一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特别是在基础研究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且在短期内不能在经济等方面立即见效。然而,没有自主和长期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基础技术开发,也就没有在此基础上自主的应用技术,更不会有领先世界的技术,作为一个城市的持续创新,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没有后备技术的支撑。政府部门应积极从资本投入等方面,对企业的长远创新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其次,加强技术人才引进和储备。调查表明,技术人才短缺是所有企业在创新方面面临的主要障碍,全国各地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各城市创新工作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才的竞争,对一个城市创新环境的评价,人才环境在调查中排在第一位。虽然我市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调查中还是有不少企业反映,“高端技术人才引进难,进来也难以留住”。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创新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储备工作。不仅要积极引进人才,同时还有积极为技术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发展空间,为我市创新工作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再次,进一步提高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调查表明,城市创新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互相促进,密切相关。根据各地企业对所在城市创新环境评价进行综合评分,计算出创新环境评价较高的前10个城市,这 10个城市均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有5个城市,环渤海地区3个城市,珠江三角洲2个城市。从省份看,除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外,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平分秋色,分别有2个城市进入前十名,而这四个省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恰好居全国前4位。因此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促进创新工作的重要保障。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