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确定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这一基本思路的医疗体制改革来说,问题并没有就此得以解决。
10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
局在总书记胡锦涛的主持下,进行了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内容的第35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
显然,社区医院的普及与便利程度,公众对“社医”的信任度,是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便是最普通的感冒发烧,不少人也宁可早早起来,去大医院排大队、花大钱、受大罪,根本不放心到家门口的社区医院看病。“信不过,耽误了病可怎么办”成了一种普遍心态。
根据11月2日~6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实施的调查,在3797名志愿受访者中,有41.3%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家附近的社区医院在哪儿;而生了病愿意去社区医院就诊的人也只占22.5%—民众目前的这种认知程度显然是新医改实践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挑战。
按照权威说法,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路已经基本确定:在农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城市推广社区卫生服务。政府希望通过城乡“两张网”,为老百姓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据称,将社区医院作为“守门人”,从这里向更高级别的医院进行分诊、转诊,不仅能缓解当前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而且能让更多的城市居民享受到廉价优质的卫生服务。今年“两会”上,卫生部部长高强甚至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视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的基础。
应该说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十年来,几乎不曾有过这样的“礼遇”。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曾下发《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改革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极有远见的决定,而且也确实对我国社区医院体系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全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惜的是,社区医院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制度设计时的良好初衷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一些公开的研究显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没有合理的人员配备,没有必要的医疗设备,没有相应的政策协调,这些都使很多社区医院打从建成那天起便一路萧条。在大多数情况下,社区医院根本起不到“小病拦截兵”的作用——人们生了病,无论大小轻重缓急还是直接往大医院里挤。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已经有了34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0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却仍然无法淡化人们大医院情结的主要原因。不是人们不知道社区医院近,也不是大家不知道社区医院人少,而是人们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冒险。”一位卫生领域的专家分析说。
本报此次民调也证实,绝大部分受访者不去社区医院,是担心那里医疗能力不足,怕耽误了最佳治疗期。其中,56.6%的人担心社区医院医生的诊疗技术是否能准确诊断病情并给出合理的处理;52.6%的人认为社区医院设备过于简陋,一些基本的检查都做不了;31.9%的人觉得社区医院的就诊环境太差,不利于身体康复;29.4%的人提出,在社区医院看病花费和大医院差不多,而且报销起来非常困难。
一名受访者说,他的一个同事在社区医院被诊断为某某病,花了好几万元,不但没治好反而症状越来越严重,后来转到一家大医院一查,竟然是糖尿病,住了20天院就控制住了。还有一名受访者本来是营养不良,却被社区医院医生说成甲亢,反复治了好久也不见效。自那以后他就再也不去社区医院了,甚至连打吊瓶都要去大医院才放心。
显然,以社区医院的现状,是不可能吸引大量患者放心去看病的,也不可能产生政府管理部门期待中的“社区医院效应”,从而一举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一场针对社区医院行医质量的改革迫在眉睫。
本次调查显示,在公众眼里,社区医院最急需改善的是“医生的医术水平”(78.4%),其次是“医疗设备条件”(62.2%)和“降低诊疗和药品费用”(41.1%)。“就诊环境”、“扩大药品种类”、“扩大医保报销范围”和“医护人员的态度”也被不少人提及。
一名受访者引用不久前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在中国政府网上的谈话说,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需要一个过程,但是“一个好的制度一定要得到完善和落实才能从纸上变成现实。老百姓不能再等一个十年了,也不能再承受一个不成功的结论了”。
本报记者 董伟
照片:2006年2月16日,上海气温骤降,各大医院急诊人满为患。陈焕联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