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亥老人侯芝庭 |
   青岛传奇人物    辛亥老人侯芝庭 (2)
   沙鸥栋才
   侯芝庭老先生的幼年、青年时
代,正是清政府走向土崩瓦解的时期。当时,外有帝国主义的入侵,内有各族人民的反抗,清政府为了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对外采取割地赔款卖国求存的方针,对内则采取残酷统治,血腥镇压的政策。1899年,高密县爆发了抗击德帝国主义修筑胶济铁路的斗争,这一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被清政府血腥地镇压下去了,领导人被杀,人头挂在县城东门上。这一残酷的事实,对侯芝庭老先生震动很大,当时,他虽只有十一二岁,却在内心激起了爱国爱乡的热情和对清政府的不满。1907年正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兴未艾的时期,这时,同盟会、光复会极为活跃,各地的民主革命活动风起云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深入人心。侯芝庭老先生的思想在革命形势的影响下,逐步发生重大变化,他确切地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权,国家才能繁荣富强。1911年春天,经刘冠三,陈明侯两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成为高密县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后又被推举同盟会高密分会会长,积极从事民主革命活动,抄录散发革命传单,宣传革命主张,宣传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和大无畏的精神。    1912年9月由中国同盟会、统一共合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在北京联合组成国民党,侯芝庭老先生又继任国民党高密分部部长。
   1913年11月袁世凯解散了国民党,侯芝庭老先生即与国民党断绝关系,未再登记。
   侯芝庭老先生加入同盟会后,本来希望能实现孙中山先生的“平均地权”的纲领,以期发挥自己的专长,改良农业,富国裕民,但却事与愿违。民国成立之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各大军阀之间争权夺利,局势混乱,“民主”无从实现,“平均地权”就更谈不上了,于是,侯芝庭老先生改变主张,打算从事教育事业。1912年春,侯芝庭老先生兼任高密县立小学堂校长,1913年秋,又以原小学为基础,扩充为县立中学。为了普及教育,他又倡议创办师范讲习所短训班。为了让广大民众受到教育,除当时颁布的国民学校读本为主要教材外,侯芝庭老先生还编选一些民主革命理论的教材,向学员灌入民主革命思想,培养革命人才,使师资培训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13年2月,孙中山先生赴日本考察铁路及工商情况,出国前由刘冠三陪同沿胶济线赴青岛。途经高密时,侯芝庭老先生组织师范讲习所学员数十人到车站迎送孙中山先生,并登车与孙中山先生会见,孙中山先生令秘书取出全身照片一幅,亲题“高密同盟会留念”落款“孙文”赠交于侯芝庭老先生,并勉励说:“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要做大官。”孙中山先生的照片,侯芝庭老先生一直珍藏到1927年奉系军阀抄家时,才不知去向。但,孙中山先生的临别赠言却一直牢记在脑海,终生不忘。
   十年慈善事业八载仕途生涯
   1915年9月高密县县知事王达升任京兆尹(即北京市市长),侯芝庭老先生本想继续在本县从事普及教育工作,但王达坚持邀他同去京兆(北京)办理北京自治,他感到盛情难却,就随同王达到了京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