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影星刘德华的公司投资制作的《疯狂的石头》,拍摄成本不到300万元
。导演宁浩,主演郭涛、刘桦、岳小军等人,此前默默无闻。该片自今年6月在上海电影节首映之后,一直好评如潮,进入影院上映,票房全线飘红。从各地的反映来看,可以说该片出人意料地征服了长久以来对国产电影已失去胃口的大众。
继“馒头”之后,“石头”正在成为网络时代娱乐搞笑的最新代名词。一群堪称“非著名”的演员班底,讲着难以听懂的重庆方言,却让观众停不下来地失控爆笑……这部黑色幽默喜剧片上映3周以来,票房突破千万元,DVD销售逾30万套,在好莱坞大片云集的暑期电影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但疯狂过后,《石头》能否给中国电影业留下一些反思?
小兵立大功挽救票
房眼下,尽管好莱坞大片《超人归来》来势汹汹,但许多电影业内人士都对《疯狂的石头》的票房走势持续看好。事实上,这部影片正在带动众多观众走进电影院。从北京到广州,从上海到西安,《石头》引发着连锁效应。不少影院将这部小成本国产电影从“小厅”请到了“大厅”放映,又因票房火爆而不断加映,欲罢不能。
观众口碑成了《石头》一片最为强劲的宣传。据报道,网上已开始涌现大量“石粉”。而北京一位观众还自己掏钱买了上百张《石头》碟片送给路人,地地道道是为“石头”疯狂。
“国产影片很久没这么热闹过了。”上海联和院线一位人士表示。近两年来,从张艺谋的《英雄》到陈凯歌的《无极》,中国电影界的大腕们追随美国好莱坞一路狂奔。但那些豪华的“中国式好莱坞大片”却大多赢了市场,输了口碑。
谁也没料到,一部《石头》竟扭转乾坤。上海大学影视技术学院教授石川指出,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忧患之一,就是观众对国产电影失去信心。因为国产电影不真实、不真诚,无论是中国式好莱坞大片,还是某些主旋律影片,都距离现实生活很远,难以引起共鸣,更不用说打动观众了。“而《石头》这样一部既没有高科技特效,又没有中外大牌明星阵容的小制作国产影片,却让许多观众重新走进了电影院,感受到了电影的乐趣,这不能不说是小兵立大功。”
娱乐的“草根”最吸引观众
“电影只分两种:好看的与不好看的,或者好笑的与不好笑的。”某网民看完《石头》之后发表的一则评论,可以说代表了大多数中国电影观众的选择:我们看电影要么是为了受教育,要么就是为了娱乐。
拍一部真正娱乐大众的电影,也恰恰是宁浩导演《石头》的最高艺术理想。该片创意来自他五年前在学生时代编写的剧本。故事说的是在厕所里挖出了一块翡翠,各路“豪杰”纷纷登场,保卫科长对“石头”严防死守,大盗小贼绞尽脑汁,笑料百出。
获得香港公司投资之后,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宁浩和五六个主创人员,在一家小宾馆里集体打地铺,一场戏一场戏地编剧本,希望“让观众看到电影的时候,感觉笑料特别多”。从手机铃声到冒牌“千手观音”的歌舞表演,从《2002年的第一场雪》到月薪只要800元却没工开的工人,从不起眼的罗汉寺到卖苦力的“棒棒”……电影中的每个细节、笑料都来自观众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因此非常“草根”。
香港导演吴思远认为,对社会现实的微妙讽刺和合理夸张,是它迷倒观众的关键,“喜剧片其实是很难拍好的,因为它太平民化,导演如果不熟悉生活,根本没办法弄虚作假。”
《南方都市报》一则流传甚广的评论指出,《石头》的可贵在于抓住了老百姓生活的脉搏,这个喜剧因而有着真实的中国底色。“那些远离大众、生活在空中楼阁里的导演们往往已经看不到这样的真实。所以他们拍出的电影没法娱乐大众,只能愚弄自己。”
仍然需要“青菜、米饭和烙饼”
凭借着数倍于投资的票房回报,观众近乎疯狂的喜爱,《石头》已经超越一部小成本影片,变成了国产电影的一个成功范例。一些电影业内人士表示,“石头效应”对国产电影的最大启示,是要洗尽铅华,抛弃奢华包装,用影像技术老老实实地去给观众讲个故事。
事实上,耗资数亿元打造的《无极》惨遭“滑铁卢”就已说明:中国电影不能再埋头一味搞那些外形奢华而内容苍白的“大制作”。毕竟,打动观众与评委的,是能够触动人们心灵的故事,而不是钱堆出来的华丽的外壳。
剧作家陆天明认为,今天的中国文艺包括电影,最需要的仍然是“青菜、米饭和烙饼”,毕竟是它们在维系着13亿人日常的精神追求。国产电影也还没到顿顿吃生猛海鲜、牛排乳猪之类的地步,还是要琢磨如何把这些“青菜、米饭、烙饼”做得更好吃。(来源:大众日报)
□孙丽萍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