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端走向高端——写在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开放之际
2006年7月22日,是青岛旅游业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日子。
这一天,城市东部那片西起海洋娱乐城、东至海滨雕塑园、
面积21万平方米、沉寂已久的蔚蓝海岸终于被“唤醒”了。青岛旅游业又一个高端意义上的旅游大项目———青岛极地海洋世界正式宣告开业。
对旅游大项目,青岛寄予了太多渴望,极地海洋世界的建成,为这种大项目冲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青岛旅游从高端走向高端的又一个历史性节点。
青岛旅游得天独厚,但大自然的眷顾并不等于可以“无为而治”。一直以来,如何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开掘自身的旅游资源,让青岛旅游业的竞争力再冲新高,是这座城市始终在认真面对的问题。近一两年,我市着眼于提升整个城市竞争力,成功开发出青岛海底世界、崂山巨峰游览区、九水十八潭、滨海步行道、汇泉广场、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天泰温泉假日、石老人观光园等等一大批高水平特色旅游项目,使青岛旅游从规模到内涵都较从前有了质的飞跃,令青岛旅游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国际旅游界对旅游大项目有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界定:对一个区域有影响、有拉动作用并最终使这个区域知名度得到根本提升的旅游项目。上述项目的相继建成,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青岛旅游业的成长、提升了青岛的城市形象。然而,相对青岛的潜力资源来说,这些项目显然远远不够。特别在海洋旅游资源发掘方面,仍然有相当的空间。由此来看,斥资10亿元人民币,居历年青岛旅游项目投资额之首的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的落成,便具有了相当的价值。
也正是看好了青岛海洋旅游的广阔空间,才有了投资方和设计者对该项目开宗明义的目标界定:“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将利用难得的自然资源体现海洋文化、海洋科普、海洋生态和景色,面向全国跨入世界,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从内涵看,把握海洋主题,以极地动物为展示物,使极地海洋世界与拥有730公里绵长海岸线的青岛城市文化品牌相吻合,恰恰是青岛海洋优势的一种延伸。而继承中国传统渔家文化的“渔人码头”,则又称得上“中西合璧”,成为中西海洋文化的一种融合。特别是将人类鲜有涉足的南北两极的海洋动物引来青岛,使极地海洋世界在成为科学研究和普及基地的同时,亦增添了青岛海洋旅游文化的底蕴,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品牌。
与此同时,极地海洋世界将为青岛的旅游休闲文化带来一股清风。从当今世界上富有创意的“大型主题娱乐休闲社区”理念出发,极地海洋世界着意打造一个完全符合现代旅游理念的、被游客视为“家外之家”的旅游度假目的地,着意营造一个市民百去不厌的“全天候”休闲之所。由此来说,青岛旅游,将会因为青岛极地海洋世界而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
当然,衡量一个旅游大项目对城市的价值,经济收益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指标。
在此,我们不妨用为国际旅游业承认的两套“公式”为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的未来盘算一下。先看所谓的“周边带动论”。一般来说,旅游项目对周边的带动应该是两个圈:一个圈为该项目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直接受益圈,另一个圈为由该项目外延至5平方公里内的间接受益圈。第一个受益圈范围内,该项目将“导致”这里的土地的大幅升值,商业的繁荣,娱乐的活跃,餐馆的丰富。而在第二个受益圈中,土地价值增高和人气的聚拢将是最明显的反映。
另外,依据国际上通常运用的有关旅游业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间1:6的比例,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开业后的就业人数为2000人,那么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将会为我市交通、商场、餐饮等行业间接地创造12000个工作岗位。
那么,作为一项个性十足的旅游大项目,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又能让青岛旅游业有多少入账呢?记者对此进行了粗略估算。以游客马不停蹄地参观完极地海洋世界所有项目必须付出的最少时间2小时计算,游客在青逗留时间将至少被延长半天,以2005年青岛旅游调查结果作为基数,游客在青岛逗留时间将超过4天。
假设开放后的极地海洋世界日平均接待量为5000人,海外游客与国内游客之比仍保持在2005年的1:30,那么,游览极地海洋世界的游客在青岛多住一天,那么,青岛国内旅游日收入即多出约145万元(2005年国内游客在青日平均消费为300元/天);旅游外汇收入也将因此增收3万多美元(2005年海外游客在青日平均消费为187美元/天),青岛旅游经济必将因此收获根本的进步。
当然,以上的数字只是一种理论性计算的结果,是否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还有待我们观察。然而,作为一个对旅游业有全方位带动作用的项目,极地海洋世界对青岛旅游的未来贡献应当可期。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的问世,让我们对青岛旅游业充满信心,更对未来青岛旅游大项目建设满怀期待。据了解,今年我市在建及签约旅游大项目达到51个,总投资额达416亿元,包括由洲际、万豪、雅高等世界著名酒店集团投资建设的18个高档酒店,以及世界之星国际游艇俱乐部、华鲁国际游艇俱乐部、红岛体育休闲区、石老人健身园、温泉主题公园、唐岛湾滨海公园等诸多项目的档次与投资额无不呈现“高端化”。
从高端到高端,将是未来青岛旅游的一个主题。(本报记者林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