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戴敦峰
大庆市公安局局长曹力伟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只笔筒,笔筒里有22支签,每个签上写着一个分局的名字。
2006年6月初,曹力伟从笔筒里随手抽出3支签来。"不论是上级机关来检查,还是新闻媒体采访,我们都随机抽签,抽到哪里就去哪里。"
2月初,公安部通过新闻发布会
表示,今年将进一步精简机关人员,充实基层一线执法执勤实战单位力量。通过警力下沉,实现基层所队实有警力占所在公安机关或部门、警种总警力的85%以上。
一年半前,大庆市裁撤了全城的派出所,一年半之后,曹力伟自信地面对外界的目光,因为大庆的改革,被认为是走在了公安部部署的前面。
从去年始,大庆市悄悄推出这一大胆改革,原先的70个派出所全部撤销,合并成20个分局。
一个城市没了派出所,在建国后,尚属首例。大庆市这一做法,也因而被形容为"在体制上动刀"。
而在砍掉了最基层的建制后,治安形势是否会恶化?百姓办事会遇到困难吗?警力资源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种种疑虑,在一年多的改革中如影随形。
10个环节砍了7个
"老百姓一开始有些不习惯,毕竟这是建国以来头一回。"大庆市公安局局长曹力伟说,"给老百姓服务的不是派出所的牌子,而是派出所里的人。"
八百垧的孙龙兰家附近有一市场特别混乱,经常发生抢夺案件,大白天逛市场都不敢拎包。"那时候别说在市场里见到警察,出了事报警往往都迟迟都不见人。"但是从2005年后,孙龙兰发现这附近天天有警察转悠,还经常有警车在市场旁停着,"拎包的贼都吓跑了"。
"现在走到哪都能看到警察的身影,晚上经常能看到有警灯从楼下闪过,心里感到特别踏实。"红岗区居民尹淑芳说。
龙南分局政委陈永清每周要安排一天带队去社区巡逻。从前政委只要管好政治思想工作就够了,现在则不然,"改革后所有分局的干部,全都要下去巡逻。"陈永清说。
改变的不只是巡逻。办理一件农转非户口要经过多少程序?原怡园派出所警长、现龙南分局社区三队队长贾双贵最清楚,"以前要经过派出所管片民警、户籍内勤、所长,分局户政科内勤、科长、分管局长,市公安局户政处内勤、户政科长、户政处长、分管局长这么十个必须的环节。没几个月别想办下来。"
"现在简单了。"贾双贵说,权力下放到分局,办理农转非户口,只需经过社区民警调查、户籍内勤审核、分局领导审批三个环节,15个工作日内办完。
让胡路区红骥牧场群众到最近的红卫星派出所办事要走30多公里、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改革后,喇嘛甸分局每天都派驻2名民警在场区警务室办公,群众办理户口、身份证,只需到警务室交给民警,民警办好后亲自送到群众手中。
2005年底,大庆市公安局面向市民发放了13万张征求意见表,其中反映办事不方便的只有15张。
"也许这是由公安局出面征求意见,有人会担心它的客观公正。"大庆市公安局局长曹力伟笑言,"那另一个数据或许更能反映问题。"
市长热线12345是市民反映问题的重要渠道,2005年,市长热线共受理电话76409个,只有3个反映社会安全问题。
公安局长的反思
2004年6月,曹力伟从黑龙江省公安厅调任大庆市公安局局长。派出所民警出身的曹上任伊始,就花一个多月跑了100多个派出所。
"调研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业务骨干被提拔成干部之后,就不再参与一线工作。于是就出现了工作几十年的派出所所长不会破案、不会做群众工作的情况。"
把一个球星放在球场上,还是放在教练席上作用大?曹力伟决定把他们赶回"足球场"上去。
按照原先的体制,每个派出所有1个所长,1个政委,2个内勤,加在一块就是4名"指挥员",70个派出所就是280名。市局有22个部门,包括经侦、缉毒、国保等,每个分局也都和市局对口设置了16-18个大队,每个队又有大队长、副大队长和政委等干部。
"过去的体制中'背手'的太多,我们的改革就是要把这背着的手放下来。"曹力伟说。
警务体制改革后,所有派出所、分局的专业大队取消,取而代之的是20个分局,标准是每个分局覆盖10万人口、出警半径10分钟,在分局中,则只设"三警一科"的构架。
孙万库原先是萨尔图区新星派出所教导员,改革后成为东安分局社区一队的负责人。社区一队有6名队员,又分成3个小组,每组由一名小队长负责。
孙万库的顶头上司是东安分局主管社区民警的副局长。东安分局共有3名副局长,分别兼任社区、治安和刑侦大队长,还有一名法制综合科科长,主管后勤工作。这就是所谓的"三警一科",而这四个部门的人员又按照3∶3∶3∶1的比例配置。也就是说,在每个分局的后勤行政人员不超过总体的10%。
在2004年6月底,大庆市公安局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正式警察只有3866人,而在基层实战第一线的警力还不到二分之一,大部分警力滞留在上层机关。
在警务体制改革后,大庆市仅分局和县局的行政人员就减少了715人,比原来减少了80.6%,执法人员增加了1116人,从原先的48.5%扩张到89.3%。
"原先的体制中,每12个人里就有1个科长、2个副科长和1个内勤,600个人中就有200个官。现在改革后,600个人中没有一个当官的,全是作战员。这就是好体制。"曹力伟说。
"以前在基层想要争取个科级指标可不容易,现在改革后,只要担任6人一队的队长,就是正科或副科级,基层的科级干部指数明显增加了。"孙万库对这一点的感受非常明显。
"在干部指数上我们尽可能地向基层倾斜。"曹力伟说,"这样可以确保基层民警的积极性,也可以减少改革的阻力。"治安好转
让胡路区发生的一件事,常被龙南分局的警员当作笑谈。
2003年时,有群人在区公安分局楼下打架,打着打着就打到分局里面了。分局的人一看,赶忙给怡园路派出所打电话,让他们来处理,因为分局在该派出所管辖范围内。
"以前分局和派出所是两层皮。"龙南公安分局政委陈永清说,"而现在的分局,其实就是个大派出所。"
"以前如果发生一起案子,一个指示从市局到分局局长,到主管刑侦的分局副局长,到分管刑侦大队的大队长,到中队长,再到探长、警员,要经过这么多程序!"曹力伟说。
曹力伟用组织学原理来分析这个指挥链条,一个指令从决策层到执行层,中间要经过漫长的组织协调层。"大量骨干都无效堆积在这里。"
经过精简后,指令的传达途径被压缩到"分局局长-副局长-队长"。"从副局长开始就是执行层了,这个中间环节已经被压缩到极致。"曹力伟认为。
"和以往相比,现在我们一线民警要轻松不少。"龙南分局社区三队队长贾双贵说,"过去派出所只有那么几个人,分局的工作还没完,市局的工作又来了。动不动还要接待上面的检查团,加上三班倒,大多数民警一周回不了两次家。"
曹力伟发现,随着手机和家庭电话的普及,市民报警很少再跑派出所,而是通过110。但过去市局110指挥中心接警后,要把警讯传到分局,分局再传到派出所,才能派出警员,中间环节冗长。
"有时出警晚了两三分钟,就错过了最佳时机。"原怡园派出所警长贾双贵说。
如今的社区采取网格化管理,每个警种的一支6人小队分成3个小组,负责一块社区,而每个社区里又分布3个警种,因此一个社区里就同时有18名民警在执勤。
2005年7月中旬的一个午夜,市局110突然接到大庆一家酒楼附近"被抢劫"的报警,萨尔图分局正在巡逻的社区警、治安警和刑侦警,最快3分钟赶到现场,最迟的也在4分30秒到达。原来这是黑龙江省公安厅进行的一次随机暗访,警员们反应速度之快,让暗访人员不禁称许。
龙南地区在大庆比较富裕,外地抢劫团伙素有"血洗龙南,回家过年"之说。
"改革前的老让胡路分局从来没有抓到过一起抢劫现行,改革之后,一年抓了3伙9人。"龙南分局政委陈永清说,"抓一个现行奖励5000元现金,民警因为抓现行,眼镜、手机弄坏了,分局来赔。"
改革之后,龙南分局在12小时内破获的命案数达到3起。"只要报警及时,犯罪嫌疑人还没有跑出辖区,就被分布在社区网格里的民警抓获了。"陈永清说,2006年发生的一起抢劫案中,有的犯罪嫌疑人刀还没来得及亮出来,就已经被赶来的民警制服了。
2005年大庆市破获案件数量比2004年增加42%,抓获犯罪嫌疑人比2004年增加31%。
是否成为公安改革的方向
"从前每个分局都有十几个不同的警种,有的警种忙死,比如刑警,有的警种一年也没几个案子,比如缉毒。警种之间的工作内容不同,也没法形成竞争。"曹力伟说。
如今分局取消了专业科队,副局长以下全部2人一组、6人一队,哪个组破的案子多,谁抓获的嫌疑人多,每个月张榜公布一目了然。
一个分局的局长告诉过曹力伟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队长,因岳父生病耽误了一个月的工作,破获的案件数很少。月末公布成绩前,这位队长悄悄向另一位队长打招呼,希望他能"借"给自己几起破获的案子,等到下个月自己再多破几起"还"给他。
曹力伟听到这个故事很高兴。"以前哪有这种事情?这说明民警心中已经有竞争意识了。"
"大庆市公安局自1979年建局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小的调整和大的改革,但都没有对警务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变。"曹力伟认为,过去的警务体制一直属计划经济范畴,计划经济的特点就是缺乏竞争。"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警察内部竞争起来,现在看来,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省政法委、省编办对此非常有兴趣,先后来调研过。"曹力伟说,他们之所以感兴趣,是因为公安机关以前存在的问题恰恰是政府机关现在存在的问题,公安机关的改革方向恰恰是政府机构的改革方向。
公安部政治部调研室副主任赵伟在调研后认为,大庆警务体制改革符合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
公安的改革一定要遵循政府改革的方向,曹力伟自己把它总结成四点:有限的政府,不能包打天下;有价的政府,要有成本观念;扁平化管理的政府,层级不能过多;自我适应的政府,根据政策方针的变化自我调整。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