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青岛财政为廉租房“输血”》,该市廉租房保障制度实施不到5年,已累计为3000多户低保家庭提供了廉租住房保障。从今年开始,青岛市政府每年将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拿出15%的资金专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家庭人均收入在最低工资标准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也将被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
什么叫作为百姓干实事?什么叫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让居者有其房,对于一个地方党委和政府来说,乃最得民心的实事,乃最值得青史留名的大政绩。青岛市之所以积极“为廉租房‘输血’”,也许就是出于这种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政绩观”。
一个时期以来,火爆无序的房地产业造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严重畸形。一方面是,豪华别墅遍地开花,时尚楼群随处可见,闲置房空置房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是,众多“房奴”“镣铐”加身,哭溜叫嚎,不堪重负;更为面广量大的中底收入群体,视畸高房价不寒而栗,谈房色变,宁可挤“斗室”、趴“窝棚”、甚至居公厕(3月18日《南京晨报》报道,环卫工人王恒燕一家三口寄居公厕8年),也不敢有安居的奢望。
为改变中底收入群体住房和买房难的问题,扭转这种一边“过剩”、一边“奇缺”的房市怪象,去年以来,国家已经连续出台了多项拨乱矫正的措施。然而,这些政策的落实和见效需要时间和过程,犹如中药调病,需要慢慢来,心急不得,上火不成。“远水不解近渴”,那些没有栖身之所的人,怎么可以不急不火呢,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呀!若要尽可能快地解决广大中底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最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像青岛市那样,“财政为廉租房‘输血’”,地方政府出钱,多建“廉租房”和“平租房”。廉租房,解决低保家庭的住房困难。“平租房”,以比较低平的价格出租,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租房的需要。“民以居为安”,政府花钱为民众买“平安”,值!同时,这样做对于平抑房价,矫正房市也是一种特效措施,有釜底抽薪之功效。
早在一千二百年前,伟大的人民诗人杜甫就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期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我们今天的人民政府更应该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己任。希望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在这方面能够作更大的努力,有所更大的作为。青岛市每年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拿出15%的资金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其他地方是不是可以再多拿出一些,还可以从其他财政收入中也拿出一些,以加速推进“廉租房”、“平租房”民心工程,尽可能快地熄灭无房民众的焚心之火。
作者:石飞
上一篇:人民日报:青岛为廉租房输血
下一篇:人民日报:青岛为廉租房输血 大庇寒士是大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