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抒雁 |
他和高考作文有缘分 本报记者
连线“考问”高考作文选用诗歌作者雷抒雁
昨天上午,2006年高考语文学科作文题目一出来,一时间,诗人雷抒雁的名字和他的这首《星星》成了岛城市民乃至整个山东省热议的话题。雷抒雁是何许人也?这首小诗又表达了什么内涵?昨天下午,本报记者费尽周折才找到了远在西安出差的雷抒雁,第一时间将《星星》被山东省高考语文学科作文题采用的好消息告诉了他。同时,也让他当了一把考生,让他说说该如何做这篇作文。
对话:
昨天下午3时30分,本报记者拨通雷抒雁的手机,将他的诗歌被山东省高考语文学科作文题采用的消息告诉他时,电话那端这位64岁的诗人兴奋得像孩子一样赶紧告诉身边的人:“我的诗歌被高考作文题选用了。”接下来,他饶有兴趣地与记者谈起了几乎被自己遗忘的这首《星星》,谈起了自己与高考的缘分。
雷抒雁:我哪首《诗歌》被山东省高考选用了?
记者:那首6行的短诗《星星》。
雷抒雁:呵呵,真不好意思,我真想不起来了。(记者把这首诗念给他听后)
雷抒雁:哦,想起来了,对就是《星星》,这是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工人日报社工作时写的一首小诗。呵呵,这样的小诗往往是一时间的灵感突发、一瞬间的冲动,时间长了就忘记了。
记者:我们青岛的考生和家长们都对这首小诗非常感兴趣,您能介绍这首《星星》吗?
雷抒雁:这是一首哲理诗。所谓“哲理”,就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道理。写《星星》的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文学界还是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都是一个从虚幻浮躁向现实转变的时代。“星星”是人们向往的,这个意象具有广泛的象征性和暗示性。因为人们常把自己喜欢的、崇拜的或向往的东西比喻成“星星”,它美妙至极,无以伦比。正是这种强烈的喜爱之情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蒙蔽,从而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这首小诗就是那个时代大背景的写照,就是要告诉人们现实是很复杂的,也有黑暗的东西。
记者:听得出来,自己的作品能够被高考作文题选用,你很高兴。
雷抒雁:那当然,非常荣幸。但更多高兴的是我和高考作文很有缘分呀,很多省市的高考摸底题也都经常选用我的诗歌和散文。而且,2003年我还曾经在高考后的第一时间写过高考作文呀。
记者:既然这样,那今年您再做一次考生。面对今年这个作文题目,您会怎么写?
雷抒雁:任何文学作品都要反映现实,都要表达一定的思想。这道作文题如果让我做,我绝对不会就诗论诗。而是要先吃透这首诗所体现的人生道理,然后以这首诗为引子同时抛开这首诗的内容去写一篇散文。但形散神不散,始终围绕着“星星”也“和地球一样复杂”的客观真理,警示人们:要擦亮眼睛,千万别为情绪和物象所迷惑!其实,现实中有很多例子可以用呀。比如盲目的出国留学,使不少青少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盲目的追星,使有的未成年人迷失自我等等。(记者
田璐)
雷抒雁其人其诗
相关链接
雷抒雁,当代著名诗人、作家。1942年8月18日出生于陕西泾阳县。1967年9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转业地方工作,历任工人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主任。1993年调诗刊社任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他先后出版诗集《小草在歌唱》、《父母之河》、《踏尘而过》、《激情编年》等十多部;散文集《悬肠草》、《秋思》、《写意人生》、《丝织的灵魂》、《与风擦肩而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