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赔偿李文和 五大媒体掏钱买和解
“中国间谍案”被迫收场
●本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 邹德浩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牛雨辰 ●本报记者 张楠伊
6月2日,美国政府和媒体向李文和(如图)补偿164.5万美元。背景为李文和工作过
的洛斯阿拉莫斯镇。
近些年西方国家的各种“中国间谍案”,数李文和案最典型,最轰动,也最戏剧化。一个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的华裔科学家,突然被“发现”可能帮助北京偷了美国最先进的核技术。这在对中国早已充满戒心的美国,是多么合乎逻辑!事隔6年多,这场官司终于尘埃落定,6月2日,美国联邦政府和美联社、《纽约时报》等5家新闻机构就隐私权诉讼案与李文和达成和解,李文和将获得164.5万美元的补偿金。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美国政府和媒体的赔偿是板着脸的,一副“只赔钱,不道歉”的冷漠,当前美国对自身错误的反思有多难,由此可见一斑。
值得玩味的“胜利”
6月2日,原告被告双方在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巡回上诉法庭达成和解,美国司法部和能源部将共同支付李文和89.5万美元,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和美国广播公司则集体支付李文和75万美元。
毫无疑问,从联邦政府和五大主流媒体愿意赔偿的角度来看,李文和是最终的胜利者。李文和的律师认为,数目不小的赔偿金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政府和新闻机构都认识到它们所泄露的信息足以将它们推上法庭”。李文和也表示:“我们希望今天达成的协议能向政府官员和新闻从业人员发出强有力的信息,他们在履行职责时必须、也应该对其行为负责,需要敏感地对待每个美国公民的隐私权。”
但是,也有一些专家和分析人士认为,法庭的结果与人们的想象仍有很大差距。李文和被关押9个月,身心受到伤害,而获得的补偿只是象征性的。在164.5万美元中,李文和个人可以拿到的款项只有媒体支付的75万美元,美国政府拿的89.5万美元只能用于律师费及媒体款项的税金。美国政府的律师称,这么做是为了不让外界视为是在赔偿损失。“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媒体,都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事实上,它们并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公开道歉。”美国《信息科技评论》杂志副主编比尔·琼斯称,美国能源部与司法部尽管愿意赔偿,但都不承认它们侵犯了李文和的隐私权。
五大媒体发表的联合声明更是大言不惭:“我们其实并不情愿支付这笔钱,只是不希望任何人因此坐牢。”这就是说,这些媒体不惜血本就是为了保护它们的“新闻来源”,其潜台词就是“我们没有错!”最让人惊讶的是,五大媒体所属的公司竟声称,有关李文和案报道的准确性“没有问题”。
与当初大肆炒作李文和案相比,五大媒体对于该案的最终结果相当低调。虽然每家媒体都各自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但口径和语气如出一辙。它们不仅没有公开表示歉意,甚至为新闻记者叫屈。当年第一个爆料所谓“中国间谍案”的《纽约时报》3日的报道公开呼吁加强对记者“新闻来源保密权”的保护。
英国广播公司用“没有胜负”来评价这个结果,并称“这次庭外和解意味着有关李文和‘中国间谍案’本身报道的准确性并未受到挑战,被李文和控告的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也没有承认侵犯了李文和的私人权利”。
法官曾当庭向李文和道歉
美国政府和媒体的态度遭到一些批评。比尔·琼斯说:“他们在给自己找理由时,却忘记了李文和博士的隐私权受到了严重侵犯。如果政府官员不负责任地向媒体泄密,而记者却以保护消息源为由守口如瓶,等于在纵容犯罪。”还有分析人士评论说,只要看看美国政府和媒体在李文和案中扮演的角色,就知道他们欠李文和一个道歉。
1996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在调查“中国可能从美国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窃取核武器设计机密”时,将怀疑目标锁定华裔科学家李文和。1998年8月,理查森就任美国能源部长,他指示用测谎仪两次检查李文和,由于第二次测谎没有通过,联邦调查局疑心增大。1999年3月,司法部正式对李文和展开调查,理查森宣布解雇已经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了20余年的李文和。同年12月10日,美国司法部以“非法下载机密材料”等59项罪名起诉李文和,其后李文和被单独囚禁达9个月。
李文和案在美国华人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在他被警方带走的第二天,全美16个亚裔团体发表联合声明,表达他们对美司法公平公正的严重关切。当时华文媒体评论说,从某种意义上,与其说这是对李文和的刑事指控,倒不如说是对华人的政治迫害。经过数月审查,2000年9月美国法庭宣布,除“非法下载机密材料”的罪名成立外,其余58项罪名均不成立,当庭将李文和释放。法官还罕见地在法庭上对李文和说:“你受到了莫大的屈辱和全无必要的惩罚,蒙受了极大的不白之冤。去年12月,我因受政府有关执法部门的误导下令将你羁押,对此我深表歉意。”
美国政府和媒体拖不下去了
在李文和被关押后不久,1999年12月20日,李文和与妻子向华盛顿地区联邦法院控告美国政府在违背当事人意愿的情况下故意向媒体或第三者大量泄露他们的个人隐私,导致其名誉受到严重损害。李文和的律师指出,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和能源部的有关官员自1999年1月起“有选择性地”不断向媒体大量泄露李文和夫妇的个人隐私。由于这些隐私的泄露,李文和被许多“歪曲和不实报道”描绘成所谓“中国间谍”。
对于美国政府的恶意泄密,李文和回忆说,他刚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人事部门的解雇文件上签完字回家,就接到新闻记者打来的电话,问他对被解雇、当间谍有什么感想,显然,他签字的墨迹还未干,实验室和能源部就已经把他的名字透露给新闻记者了!李文和愤怒地说:“他们这样做会毁掉一个科学家的名声和他的职业生涯。”
在李文和被解聘的那天晚上,他家门前的路上就有记者走来走去。《纽约时报》有个记者还问他家的邻居:“你们知不知道你们的邻居是间谍?”
当李文和的“中国间谍”罪名被洗清后,轮到法庭审理美国政府当被告的案子了(关于李文和与美国政府打的这场艰苦官司的详情,请见本期第13版)。2003年10月,美国联邦法官认为,由于美联社、《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媒体的5名记者的证词对于这场官司非常重要,因此要求他们必须“诚实地回答问题,包括直接提供有关消息的官员身份”,但5名记者拒绝说出消息来源。2004年8月,美国联邦法官裁定,5名记者犯有藐视法庭罪,每个记者都被处以每天500美元的罚款,直到他们说出消息来源时为止。
美国政府和媒体担心,他们输掉官司后,将不得不交待出向媒体恶意泄密者的身份,那几名记者说不定也要坐牢,而且罚款越拖越多,于是不得不选择与李文和达成庭外和解。
极力淡化政治色彩
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文和案已经淡出一些美国老百姓的视野。“自2000年李文和获释以后,人们对他的议论明显减少了,”一位美国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大多数美国民众看来,李文和一案的是非并不复杂,美国政府存在证据不足和进行政治迫害的嫌疑,媒体则推波助澜。”
有分析人士指出,李文和案的发生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反华逆流,“中国威胁论”一时甚嚣尘上。李文和案的发展,赢得了不少民众的同情,但大部分民众仍然心情复杂,所以美国整体对李文和案比较低调,因此美国政府和媒体才会有赔钱却不认错的举动。
中国人民大学的金灿荣教授认为,美国政府支付了巨额赔款却嘴头上不肯认错,其实反映了美国在“9·11”之后所形成的对国家安全问题“宁紧毋松”的社会心理。虽然这次怀疑李文和怀疑错了,但他们认为绝对不能当众低头,还要从严处理,否则放松了管理尺度和绷紧的神经,在未来发生有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的事件时,将“失去控制力”。
金灿荣认为,面对李文和被冤枉的结论,媒体也同样处在尴尬的境地。西方媒体一贯崇尚新闻报道自由,这一原则和许多社会基本道德经常发生冲突。李文和的个人生活因为新闻自由原则而被牺牲,而媒体的赔偿也是对个人隐私原则的一种承认和退让。但媒体显然不愿把这种退让当作是认错。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