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上篇回顾:买了景芝佳酿酒,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生前爱喝景芝佳酿,但那时生活困难……
(五)尴尬的火柴
在中国,火柴工业尽管只有六七十年,但在欧美国家,火柴早已被称作“夕阳产业”了。火柴生产消耗了
大量的木材,这对任何一个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都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山东是火柴工业力量雄厚的省份,济宁、济南、青岛三市的火柴厂,无论其规模、生产能力和产品品种,都名列全国火柴生产企业的前茅。而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促使山东上述三家火柴企业大发展的基本动力,恰恰是出口产品。国外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不生产火柴了,宁愿多花钱从中国进口火柴。而我们却以为抓住了机遇,于是招兵买马,扩大生产,还从西方国家进口生产设备,大有一番要在国内外市场上称王称霸的势头。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火柴工业挖掘了坟墓。吸烟和做饭是火柴产品的两大消费点,可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打火机和电子打火灶逐渐普及,火柴越来越“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当然,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也是火柴工业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拿青岛火柴厂做例子吧,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生产鼎盛时期,一天要用40吨椴木啊,长成一棵树得用多长时间?而砍伐一棵树得用多长时间?这个账一算就清楚了。
在安丘,我给工厂销售科打回电话,谈了我对安丘市场的看法。科长基本同意我的观点,准备与分管厂长商量,能不能在昌潍地区执行另一个价格,最起码要与益都火柴厂的产品出厂价一样。至于新产品运到安丘市场,科长的意见是得先找到愿意要我厂产品的批发商,而且这个批发商要有一定的实力,业务覆盖能力要大。
这个“有一定实力,业务覆盖能力要大”的批发商到哪里去找呢?县以及乡镇供销社肯定是不行了,他们都是计划经济的那一套,至今还是坐在办公室里等要主上门。中等个体商品批发部也不行,他们经营能力有限,我们发货最小数量就是一卡车,载重五吨的卡车能装200大箱火柴,一大箱火柴2000小盒,这么多数量别说是卖,就是放也得有个大仓库吧。而那些中等个体商品批发部大都在街面上的门头房里,我走了几家看看,最大仓库也就是20平方米,没戏。
我为这事害了愁,干推销员的这头一脚,眼看着什么也踢不着了,回去怎么和科长交待?我骑着租来的自行车,毫无目标地在安丘城里转着,那天,我在一马路农贸市场大门口,瞄上了一家比较大的商场。这个商场不是楼房,而是一个屋顶是弓型并镶着玻璃的大棚子。大门上方,写着“兆全商场”几个字。我支下自行车,站在商场门口,仰着脸,端详着商场的名称。这个名字不像是公家的买卖,在农村,商业单位名称有特点,如果是供销社开的,一定会叫“供销商场”,如果是县商业局开的,就会在商场前面冠上地名,叫“安丘商场”,这个“兆全”说不定是人名,如果是人名,说明这个商场是个体开的。看看商场规模,买卖还不小呢。正这么想着,从商场里出来一个人,瘦瘦的,挺白净,肩上披着一件黑呢子大衣。他走到我面前,上下打量了我几眼,细声细气地问道:“师傅,你是哪里?”
现在回想,其实我干推销员8年间之所以还比较成功,也没比别人有什么高招,完全是运气。在安丘如此,在南方也是如此。那人客客气气地问我是哪里的,我如实回答是青岛火柴厂的业务员,他笑了笑,说:“进屋坐坐吧。”
我跟着他进了商场,嗬!这商场还真不小,各个柜台的商品挺齐全,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那天正是安丘集,商场里挤满了人,我仔细看了看,这个商场的货物比较丰富,但在区域划分上不怎么规矩,比如:卖服装的柜台紧靠着卖饼干点心的柜台,卖烟筒的柜台旁边就是烟酒柜台……商场里的购物者绝大多数都来自乡下,他们穿戴朴实,面目敦厚,睁大眼睛左瞅右瞧,根本就没在意我一进门就感觉到的商品区域划分的问题。我理解了,在农村,消费者讲究实惠,还达不到进了商场要欣赏“商业美感”的那种程度,只要货好、便宜,这个柜台买件棉衣,挪两步接着割两斤猪肉也成。
那人领我进了商场一角圈出的一个小屋子里———那是他的办公室。屋里生了一只炉子,坐在炉子上的水壶开水了,壶盖被蒸气顶得乱动,滋滋地响着。一张破旧写字台上放着一个挺大的电子计算器,写字台旁是一张单人床,床边有一把椅子。那人把我让在椅子上坐,他坐在床上。我掏出白金鹿烟递给他,他摆摆手,说自己不会吸烟,接着就笑着问我:“你们青岛来的业务员挣钱多吧?要不怎么舍得抽白金鹿烟。”头一次见面,他就说这么刺耳的话,我的脸有点发热。连忙辩解:“不是不是,这不是搞业务嘛,买盒好烟招待别人。”
果然被我猜中了,此人姓李,叫李兆全,“兆全商场”前两个字就是他的名字。我们两人聊得还不错,李兆全告诉我,他是景芝人,原先在县供销社干业务员,后来辞职干了个体。说到干个体,李兆全有些得意,他说他是安丘县第一家个体户,当时县里很重视,“兆全商场”这个名称就是县长建议的。(待续)
下篇预告:运气来了,原来“兆全商场”的老板是我父亲战友的亲戚,他痛快地发话了,要经销我厂的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