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平台已初具规模。(记者 朱春晓 摄)
5月12日,为配合威海卫外滩的施工建设,海滨北路体育路路口至通海路路口(陶瓷厂北)路段正式封闭。
威海卫外滩北起旅游码头,南至威海船厂,由观海平台、威海之门、下沉式建筑、海洋广场等8大景观组成,工程总占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预计在年底前全面竣工。
站在海滨路北侧极目远眺,只见施工现场上动力压桩机长臂舒展,各式工程车来回穿梭。外滩工程项目负责人说:“这里既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游客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将为提升整个城市的对外形象和城市品位添就浓重的一笔。”
“威海之门”即将洞开
5月12日,记者在威海卫外滩标志景观威海之门的施工现场看到:巨大的基础施工坑内有不少积水,一台排水车隆隆作响,正在进行排水作业。工作人员介绍,该工程正处于基础施工期。
在规划蓝图上,作为工程点睛之笔的威海之门背依观海平台,面向世昌大道,傲然矗立在威海卫外滩的中央广场之上。建筑呈“门”字型,设计高度为45米,宽42米。从景观效果图来看,威海之门两侧是高约45米的观光电梯,建筑顶层将设置两层大约500平方米的高档餐厅,餐厅分设中西式两种,可满足不同人群需要。在“空中餐厅”游客可以尽情把酒观海。
“我市近几年大打开放牌,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努力实现着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是威海之门建筑景观设计的总体思想和灵感来源。”外滩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观海平台雏形已现
站在旅游码头附近的围栏边,向大海深处瞭望,一片篮球场大小的广阔平面探进海里,分外惹眼。记者穿过密密麻麻的绿化带,走近一看,两辆工程车正忙着向外拖运“篮球场”上边的固定支板。
现场施工人员王克良告诉记者,工程车正忙着清理支架,为观海平台上面的施工做准备。白色的浪花拍打着平台下面钢筋混凝土的柱子,几名市民在平台北侧的台阶上远远张望着。站在平台上,极目远眺,刘公岛静卧海中,海天一色,尽收眼底。
“观海平台是供游人凭栏观海的,它处在外滩中央广场边缘,和威海之门依次而筑,正好面对着世昌大道。观海平台外伸50米,探进海里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和一个篮球场一般大小。”站在海风习习的旅游码头上,威海卫外滩工程项目现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而据景观项目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观海平台和威海之门等其他景观一样,都是威海卫外滩建设的二期工程,一期护岸整治工程已于去年完工。
“护岸整治的完成为观海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平台整体目前已经初具雏形。”威海卫外滩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
下沉式建筑隔“门”相望
威海之门横居中央广场,又像一条悬空而挂的纽带连接中央广场两侧的艺术文化区和休闲消费区,下沉式艺术画廊和下沉式休闲广场则隔“门”相望。
记者在下沉式建筑工程现场看到,威海之门北侧的下沉式艺术画廊也正处在基础施工阶段。在巨大的坑道内,三三两两的桩管静静地矗立着。
工程指挥部一位姓吴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整个下沉式建筑总体下沉4米,处于现在的宝泉路和大众路之间,威海之门两侧总体长度在500米左右。
威海之门北侧的艺术画廊主要有当地名人字画、地方剪纸等具有地方文化的艺术作品。下沉式休闲街总体长度300米左右,有体现海滨特色的开放式休闲商铺。
“下沉式艺术画廊和休闲广场在威海之门两侧呼应,是游人和市民周末和假期休闲、消费的好去处。徜徉在艺术画廊中,放松身心的同时,也会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工程项目负责人饶有兴致地介绍道。
对于有些市民关注的威海卫外滩的所有项目中,具体有多少是免费向游人开放、纯公益性的社会资源,对此这位负责人表示,这应该是相关部门协商后确定的,但会充分考虑民意。
运动休闲的“城市舞台”
站在旅游码头上,外滩工程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下沉式休闲广场的南边是彰显海洋包容开放个性的海洋文化广场,北边便是包括停车场、购物处的综合服务区。
记者在综合服务区施工现场看到,北边的停车场地面已经铺上了青褐色的石板,刚刚冒出抹抹新绿的绿化树,在青褐色间摇曳。一位姓王的师傅正举着管子为新栽的苗木浇水,他告诉记者,整个绿化工程已经完成70%。
针对市民关心的新建停车场是否会缓解市区停车难和收费的问题,外滩工程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旅游码头附近和外滩南端游艇俱乐部附近都规划了停车场,两个停车场建成后可以提供车位总计768个左右。“在威海卫外滩泊车应该不会有太大压力。”他说。
从海洋文化广场向南行,便是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城市舞台”,“舞台”中初步设计了露天广场活动舞台、喷泉和儿童娱乐运动设施。“城市舞台居整个外滩的南部,将充分体现‘物质享受在北边,精神享受在中间,运动休闲在南边’的整体设计思路。”这位负责人说。
外滩设计凸显文化内涵
在整个威海卫外滩的建设中,规划设计者新增了固形的文化符号,以增加威海卫外滩的文化内涵。贯穿海洋文化广场的名人街、点缀各个设计主题的雕塑小品,穿插在各景观中的题文景观石等文化艺术设计便是这些文化符号的主打。
“这些方案现在已确定。”工程项目负责人说,“我们将建一条长约300米的名人街。记录的是古今中外在科学文化等方面有突出影响的20位名人,采用雕塑等多种形态形式。现在,已向国内著名中青年艺术家发出招标邀请。”他还向记者透露,穿插在外滩建设中的题文景观石,初稿设计中有老子的“道德经”、闻一多的“七子之歌”等佳作。
“我们正是要借助这些固体的文化符号,来提升威海卫外滩的文化含量,让市民在来到外滩观光、休闲、消费的同时,能真切地感受到威海卫外滩的文化气息。”外滩工程项目负责人说。(本报记者
曹石岩)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