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别拜鬼了(图)
日本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团体之一———日本经济同友会9日发表一份报告,认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导致日中关系冷却,要求
首相停止参拜。
这是日本国内主要经济团体首次公开建议首相停止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共同社认为,这一报告可能对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产生影响。
执迷不悟小泉狡辩
但是,经济同友会的苦口婆心似乎没有让小泉有所反思。小泉以“生意和政治是两回事”为由,拒绝接受停止参拜的报告。
小泉9日晚在首相官邸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经济界有很多声音说,要考虑到生意问题而不去参拜靖国神社。但我早已明确表示拒绝,那和政治是两回事。”
对于是否会在8月15日的战败纪念日参拜,小泉仅表示“将作出适当判断”。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被视为接替小泉的最有力人选。他在当天就经济同友会的“停拜”报告发表见解说,如果对参拜存在误解,应该努力去消除误解。
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北城则强调,“用中长期眼光看,参拜也是不合适的”,表明了认为小泉的后任也不应参拜的立场。共同社认为,这一报告可能对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产生影响。
日本经济同友会成立于1946年,目前拥有上千名企业会员,它与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日本商工会议所并称日本三大经济团体,有日本“财界智囊”之称。
事实上,由于小泉顽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中的“政冷经热”甚至有向“政冷经冷”发展的苗头。尽管小泉声称“生意和政治”不同,但越来越多的日本经济界领袖担心,政治上的僵化会导致经济上的停滞。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奥田硕在今年的新年团拜会上也曾发表讲话,希望现任首相小泉纯一郎9月退任后,新首相能改变日本的亚洲外交政策。
奥田当时在谈到小泉参拜导致中日关系恶化时说,从中国从事商务活动的实际情况看,目前两国间的政治问题不至于马上导致经济冷淡,但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很有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问题”。(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呼吁停拜
这份报告9日公布在经济同友会网站上。题目为《为今后日中关系进言———给日中两国政府的信息》。报告开篇说,“日中两国政府以及两国国民之间的相互信赖、相互尊重,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安定和繁荣不可或缺”。
报告指出,自2004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政治关系的冷却将对两国的经济和贸易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开创面向未来的“新日中关系”,报告要求日本政府应该以对殖民统治和侵略表示反省和道歉的1995年村山富市首相谈话,以及小泉首相去年8月关于“正视过去、正确认识历史”的谈话为基本认识,向中国政府和国民正确传达日本政府的立场。
报告呼吁日本政府进一步重视亚洲外交,明确认识“维持发展与东亚各国的良好关系和日美关系一样重要”。报告指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已经成为实现首脑会晤的最大障碍,“包括政教分离问题在内,(对这问题)日本国民也未达成共识。希望首相重新考虑参拜问题”。报告还进一步明确要求,应建设一个没有宗教色彩的国家追悼设施。
这份长达13页的报告还就发展日中关系提出具体构想。
报告说,两国应加强从政府首脑、安全保障、文化到普通民众各层次的广泛交流,特别是增加两国年轻人的交流机会。
报告最后呼吁,日本企业和经济团体应在促进中日交流、深化关系上做出各自贡献。
共同社评论说,日本主要经济团体建议首相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尚属首次。对此,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北城恪太郎在9日的记者会上说:“从日本的现实情况和参拜理由看,并不能得到充分理解,参拜并不合适。在国民间感情对立的情况下,(国与国之间关系)不会有稳定发展。”
政经均须重信义
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一浅显道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看似没有参透。具体到中日关系,小泉颇以“政冷经热”自豪,以为政治上再怎么闹腾,中日经济热度不会“降温”。
但是,日本企业和贸易界人士身处经济前线,与小泉稳坐首相官邸相比,更为清晰地意识到:政治“寒流”会令经济“感冒”。
这是为什么日本三大经济团体之一、经济同友会9日就日中关系提出建议,以较大篇幅呼吁小泉停止“拜鬼”。
经济圈向政治圈发出声音并不罕见。但日本社会向来言语暧昧、官高民低,能以如此坦率和公开而又犀利语调要求政府首脑正视问题,确实引人侧目。
报告主旨明确:一、日中关系非常之重要,二、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构成最大障碍,妨碍中日建立“面向未来新关系”。
在商言商,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至2005年末,在华日本企业达3.5万家,中国构成世界经济主要发动机之一,日本经济繁荣离不开中国。
在商劝政,报告认为,日中关系不正常,不符合日本国家利益。
报告开出“处方”,即日本领导人停止不合适言行,在此基础上,双方加大各层面交流。
可惜,小泉仍然认为,“生意和政治是两回事”。殊不知,无论是经商、还是从政,均须顾及他人,取信于人。不讲信义,商人或许能“暴发”一时,却万难长久立足。同样,没有信义,政客固然能短期捞得若干政治资本,长远却只能令世人嗤之以鼻。(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