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底至4月初,在中国最大的出境旅游展——上海世界旅游资源博览会上,日本有关机构在进行宣传。
伴随着“五一”黄金周的到来,许多中国游客走出国门,开始了
他们的海外之旅。中国的黄金周不仅使国内旅游市场出现高潮,也为国外旅游业创造了商机。西班牙埃菲社日前报道说,一年3次的黄金周给国内外旅游者带来了良机。2005年,中国人外出旅行达到12亿人次,出境旅游达3200万人次。这个“亚洲巨人”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与世界其他旅游国家一样,西班牙希望来自中国的游客能大量增加。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具备拥有接待中国游客的专门人才和开通到中国的直通航线等条件。
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布全球
埃及的金字塔、尼罗河及南方卢克索的帝王谷、王后谷等,都是中国游客的必游之地,有着无穷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五一”黄金周期间到埃及的中国游客人数比较平稳。因为现在埃及天气逐渐变得炎热,不是旅游的最佳时节。在金字塔前,一对年轻中国夫妇激动地告诉记者,他们从小就对金字塔心驰神往,现在终于如愿以偿,感觉就像在做梦。一名在外企工作的中国男子说:“新马泰我都去过了,也常去欧洲出差,但感觉还是埃及比较神秘,令人向往,以后有机会还想再来。”
由于今年三四月份泰国政局动荡,许多游客都取消了原定计划。所以,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来泰国的中国游客不是特别多。泰国旅游局局长朱塔玛·丝瑞婉在“五一”前专门带着新线路和各种优惠折扣到上海搞活动,吸引中国游客。记者4月30日返回泰国前特地到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打听了泰铢的兑换情况。平时泰铢是冷门币种,但这几天换的人特别多。与记者同机的一对香港夫妇说:“上次来,1港元能换5铢,现在只能换4铢多。”
就像外国人到中国不能不逛故宫一样,地处曼谷老城区的大王宫,是来泰国的外国游客的必去景点。“五一”黄金周第二天,记者来到大王宫,一位名叫帕拉提的讲解员谈到中国游客时很兴奋,他用不怎么流利的汉语笑着说:“中国游客最多,是No.1,其次才是日本和韩国的游客。我是个英语讲解员,但中国游客太多了,我不得不学习汉语。”
印度时代旅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瑞佳·纳亚尔介绍说,中国游客到印度旅游一般有3条线路:第一条就是北部印度金三角游;第二条是佛教圣地游;第三条是南部印度水乡游。她说,该公司近几年平均每年要接待不下30个中国旅行团,中国游客最想看的是印度神秘而多样的文化,然后是自然的风光。高72.56米的库塔布塔是印度最高古塔,是印度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交融的建筑。在该景区,记者遇到了一个来自上海的旅游团。领队吴女士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印度的中国游客特别多,尤其是在春节和国庆节前,报名来印度旅游的电话整天响个不停。“五一”期间,印度的天气特别热,泰姬陵里不让穿鞋,人们走在大理石地面上就好像踩在火盆上,所以游客并不多。尽管如此,来印度旅游的中国人还是比以前多了不少,据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驻印度办事处的朱先生介绍,3年前在“五一”期间从北京飞往新德里的航班有一半座位是空的,现在,还不到“五一”航班就满员了,其中绝大部分乘客都是来旅游的。
各国准备迎接更多中国游客
中国正式开办公民出境旅游开始于1997年,当年的出境人数为532万人次,而2005年已达3100多万人次。面对中国游客人数的迅猛增长,各国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千方百计吸引中国游客。
法国旅游业和服务业非常了解中国的节假日,每逢黄金周,都会提前做好准备。新年时,埃菲尔铁塔上有专人向登塔的中国游客赠送印有“恭喜发财”和“新春愉快”等字样的纪念品。“五一”期间,中国游客获赠的则是法国的五一节鲜花——玲兰花。不仅国家旅游机构对中国游客十分关注,地方上也是如此。为提供更好的旅游环境,鲁昂专门开设了中文网站,伊勒-维莱讷省政府也准备设立办公室专门负责与中国游客有关的事务。
自从2004年欧洲向中国游客敞开大门以来,中国游客的人数与日俱增。据法国政府机构的统计,目前中国游客不仅在人数上已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欧洲最大的外国游客群,消费能力也已超过了这两个国家的游客。2005年,来法国的中国游客达到60万人次,预计到2008年,将达到100万人次。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香榭丽舍大街、巴黎圣母院、凯旋门和红磨坊等地都是中国游客的必去之处。巴黎的一些街道现在基本变成了中国人的免税店,那里很多店铺都是华人经营的,如果是法国人开的店铺,十有八九都有华人售货员。
埃及对接待中国游客很重视,在金字塔等主要景点,不但配有中文版的导游册,而且说中文的埃及导游也越来越多。埃及人认识到,欧洲、美国是他们的主要游客源,但这些国家的旅游市场基本都饱和了。正是看中了中国客源的巨大潜能,埃及才加大了吸引中国游客的力度。
日本政府提出“观光立国”战略,将中国列为最重要的游客来源国,并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中国游客。去年,日本全面开放了中国游客团体游。2006年春节,日本方面在位于富士山麓的“富士乐园”为中国游客举行了专场活动,与游客一起庆祝新春佳节。日本的许多旅游景点都设置了中文标志,并附有中文解说和广播,一些面向外国游客的免税商店或购物中心还聘请了能讲普通话的服务员和导购小姐。尽管日本的地名基本上都用汉字标写,但东京等主要城市的地铁车站还是增添了简体中文标志。此外,日本的金融机构还积极同中国银行业合作,有银联标志的中国银行卡目前可以在日本主要饭店和商店刷卡消费。
印度旅游部一名官员说,去年到印度来的中国游客有5万多人,尽管这个数字和10多亿人口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但还是比前几年增长了很多倍。印度旅游部长乔杜里最近常说这样一句话:“中国是印度旅游业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我们要想方设法把中国游客吸引过来。”印度旅游部最近在中国举办了“印度道路展”和“印度旅游研讨会”,在中国媒体上投巨资做旅游广告,向各旅行社发放旅游手册,并正努力在北京设立代表处。
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游客
埃及“三角洲”旅行社副总经理艾哈迈德告诉记者,中国人给他们留下了温文尔雅的印象,表现出了东方人的气质。不过,也有人认为中国游客“太小气了”,小费给得少,有的人甚至都不给。日本人对中国游客的总体印象还不错,认为他们很有购买力,能够促进日本的消费,但对部分中国游客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以及个别游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也有一些看法。
由于出境游价格不菲,所以出境旅游的中国公民绝大部分属于高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能力让“时尚之都”巴黎的人们感到震惊,巴黎市中心一家酒店的经理说:“中国游客来法国,是我们的一大商机,但旅游时间安排得太仓促,我们也失掉了不少机会。中国游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一点都不挑剔,但他们买起奢侈品的阔气劲让我们十分惊讶。”有人专门编了个顺口溜:中国游客身体真棒,刚下飞机就来照相,早起晚睡吃住不挑,高档商品卖得脱销。7天游10国,2小时游完卢浮宫,其他景点半天搞定,晚饭后自费去红磨坊,一天就可以游遍巴黎,这在外国人听来简直难以置信。一对来欧洲旅行结婚的年轻人告诉记者:“这次就当锻炼身体,下次再也不跟团来了。”
埃及“星星”旅行社的负责人说:“去年到埃及的中国游客大约有近万人,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增长迅猛。中国游客喜欢边旅游边购物,许多人都购买大量的纸草画、金字塔模型、铜盘以及金银首饰等,这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的消费。“三角洲”旅行社的副总经理艾哈迈德说:“中国游客,尤其是公费组团来的,常常入住高档酒店,十分讲究排场,可以说对埃及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不小贡献,景点附近埃及人家的生活因此大有改善。”
印度工业联合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游客的增多使印度五星级宾馆的入住率大大提高,中国游客喜欢大量购买印度的工艺品,对印度的经济是一种巨大的拉动(驻泰国、埃及、印度特派记者
任建民 黄培昭 任 彦 本报驻日本、法国特约记者 张莉霞 唐惠颖 本报特约记者 汪 析)
责任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