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的青岛,恐怕没有任何建筑物能比栈桥更具有城市象征性 |
   在青岛,恐怕没有哪个建筑物像栈桥那样,拥有如此多的别称:青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海
军栈桥、大码头、铁码头、石码头……    这幅照片大约拍摄于1901年,记录了德国租借胶澳初期扩修栈桥后的情形。眼前的这个画面,首先吸引我们眼球的是桥面上的两个高高的滑轮架,这是德国人在扩修栈桥时安装的,主要用来装卸货物。矗立在桥边安放滑轮的杠杆,看似是由两根粗长的方木固定成的;作为支撑架的两根长长的原木,与滑轮杠杆呈立体三角形:一头作为支撑点,分别固定在滑轮杠杆后左右两侧的桥面上,另一头相交被紧紧地捆绑在滑轮杠杆上方。在画面上我们还看到:桥上已经安装了瓦斯灯,青岛人叫这种灯为“嘎斯灯”或者“电石灯”;在右边距离桥沿的两三米处,已经铺设了轻便铁轨。有趣的是,在栈桥上我们看到了三个“胡乱”着装的德国水兵,看来德占初期对于军容风纪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想必这三个德国兵不会是码头装卸工,或许是陪着摄影者到这里游览的。
   栈桥兴建于1892年,是青岛最早的人工码头建筑。栈桥的设计者,名叫李仪叟,是驻守胶澳的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的安徽老乡。那时的栈桥,桥身长200米、宽10米,两侧固有铁制栏杆,桥头安装了简易的吊卸设备,可以靠泊吃水较浅的小型汽船或木制民船,是一座专供清朝胶澳驻军装卸物资的军事码头。德国侵占胶澳初期,大量物资都是从栈桥卸运的,当时用于开发建设的木材和建筑用料几乎堆满栈桥前的陆地和海滩。1901年,殖民当局对栈桥进行扩建,工程由德国施密特公司承包,同年完工。扩建后的栈桥,在清军原建的基础上桥身延长了一百多米,宽度依旧保持约10米,伸延部分为铁木结构。这次扩建,除了延长了桥身,还增加了一些码头必备的设施,像我们在照片上看到的装卸货物的滑轮架、瓦斯灯、轻便铁轨等。这些设施尽管都是临时性的简易设备,但使码头的实用性大大增强,其对于城市建设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随着栈桥码头的完工,在栈桥南端的陆地上,一座座物资储备中转仓库也应运而生,至1905年,这里一直是商旅货物集散中转重地。1906年,大港各码头相继完工,栈桥逐渐不再作为卸运货物的主码头,除了保留领航和船舶检疫功能外,基本上成了小型游艇停靠的码头。
   如今的青岛,恐怕没有任何建筑物能比栈桥更具有城市象征性,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完全可以挥就一部完整的城市发展史。它是我们城市的发端,饱经了沧桑、见证了历史。就像现在,当我们置身于这个场景,从这个历史的发端望去,看见的是:我们城市已经打上了殖民的烙印。
   
吴坚著
   
下期期待:一座经典建筑的落成,差一点让总督卷铺盖回家。
   
征集“青岛传奇人物”故事
   
如果您手中掌握有老青岛民间传奇人物的故事,诸如身怀绝技或传奇经历等,请将稿件通过Email:163zhangfang@或邮寄:青岛市太平路33号青岛早报文娱部,邮编:266001,发给我们,并请注明“‘青岛传奇人物’故事”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