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一直以来,“未成年人乞讨”成了城市管理中的一个新难点。针对目前流浪乞儿难管理状况,昨天民政部等部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将流浪儿童纳入了儿童福利保障范围之中,记者同时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6月,我市将针对流浪乞讨者和流浪儿童出台相关意见,设立专门的流浪儿童救助中心,解决
流浪儿童街头乞讨治理难的问题。
街头流浪“小鬼当家” 宁可乞讨不愿受助
随着近日气温不断升高,五四广场、栈桥、台东步行街等繁华区域的乞丐又骤然多了起来,其中流浪孩童乞讨身影随处可见。
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在栈桥一角碰到了安徽男孩小雨,这是个腿部残疾的14岁孩子。当记者问他愿不愿接受救助时,小雨一脸茫然地摇头称“不能去”,因为去了后还要被送回家,不如在青岛每天还能乞讨二三十块钱。中午12时许,一辆出租车在云霄路一家饭店门前还没停稳,两个已经守候多时的小孩“呼”地围了上来,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还死死拽住了女士的衣角。僵持了两分钟,这位女士只好掏钱解围……
“我们做过专项调查,未成年人乞讨已经占到了岛城整个乞讨人数的一半。”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于治伟无奈地对记者说。
流浪儿童比例上升 多数流浪儿家已“残缺”
8岁的平平已在救助站里待了7天。他告诉记者自己不想回家。妈妈跑了,爸爸脾气坏,逮着什么就拿什么打他,所以他离家来青岛捡破烂,因为露宿街头,被警察送到了救助站。
“统计表明,我们的救助人中,流浪儿童已经占到了18%,这个比例比以往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对于街头流浪儿童的有增无减,于治伟感到忧心,“更大的问题是,孩子们即使被送回去,他们仍可能再跑回来。”于治伟说,根据他们的调查,这些流浪儿多为家庭“残缺”的受害者。他告诉记者,流浪儿童的出现主要有四种原因:一是因为父母离异而离家出走,这类儿童在所有流浪儿童中占绝大多数;二是打工家庭遗留下的“空巢儿童”;三是因为家里管教太严偷跑出来;四是因为家中贫困而走向街头。
街头流浪易被操纵 “老办法”难治乞儿
“他们不足以靠自身的能力谋生,多数都沦为了别人的赚钱工具……”于治伟说,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只有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主动请求,救助站才可救助。但由于乞儿受到成人操纵且又年幼,他们不可能成为自身利益的捍卫者,也不可能自己主动到救助站寻求帮助。因此在受到侵害时,孩子们也只能选择沉默和忍受。“未成年人乞讨”已经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个新“盲点”。
“流浪儿和成人乞讨者不一样,他们年龄小,自身的安全问题就令人担忧。”于治伟表示,这些小孩子到城市流浪很容易被引上违法犯罪道路。
6月我市出台治乞措施 为流浪儿擎起“保护伞”
民政部的要求,街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数量庞大,未成年人外出流浪乞讨现象严重的地区,将被综治部门下达督查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领导责任。有关部门还将开展集中打击行动,解救被黑恶势力控制、操纵、教唆的流浪未成年人。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诱骗、拐卖、残害、组织、操纵和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
今年6月,我市将陆续出台针对流浪乞讨者和流浪儿童的相关意见,流浪儿童救助中心也将正式挂牌,为流浪未成年人再撑起一顶救助“保护伞”。(记者
张颖)